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习俗吃什么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端午节习俗吃什么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吃什么菜?
粽子
端午节自然是少不了粽子的,小时候我们在老师和父母嘴里得知了屈原的故事,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由于屈原不满当时政治的黑暗,投入了“汩罗江”人们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就往水里投入鸡蛋和糯米。后来渐渐发展为每逢端午就吃粽子的习俗。
2 打糕
在端午节这一天,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习俗,朝鲜人民很重视这一天。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打糕,其实做好的打糕一点也不黏,反而很弹牙。
3 咸鸭蛋
咸鸭蛋虽然我们平时也吃,但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吃是有寓意的。古时候五月被重置为“毒月,”吃咸鸭蛋是为了避五毒,五毒是指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
4 黄鳝
端午节讲究吃“五黄”这黄鳝就是其中之一,五月的黄鳝最为鲜嫩,最好吃。一直以来都很受大家的欢迎,由于黄鳝全身刺比较少,很适合老年人和小孩吃,用来煲汤或者煸炒都是不错的选择。
5 茶蛋
茶蛋是早上常吃的食物,在端午节这天吃,代表着逢凶化吉。把煮熟的鸡蛋涂成红色,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可以玩也可以吃。
6 腌制的大蒜
把整头蒜腌制一下清脆爽口、超级好吃,大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可避五毒,不过味道有点重,适合重口味的人吃。
7 面扇子
端午节吃面扇子流行于甘肃、宁夏这一带,当地人把发面做成面扇子的形状,有多层每层撒上胡椒粉,捏成各种形状的花纹,涂上颜色既好看又好吃。
8 艾馍馍
端午食艾可以杀菌驱虫,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的作用。所以不少地方用米粉或面粉发酵后与艾蒿一起蒸馍吃,口感清甜、柔糯。
端午节的习俗吃什么?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关吃的的习俗: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着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过端午还有吃“五红”“五黄”的习俗。所谓的“五红菜”通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和虾子。所谓的“五黄菜”通常指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五红、五黄菜”不仅是端午节节日菜的首选,也是初夏季节的时令佳肴哦!
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习俗吃什么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习俗吃什么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