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间习俗丧葬细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民间习俗丧葬细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徐州是怎么办丧事?
停灵
死者弥留时,便应为其穿戴寿衣。寿衣的颜色为红、青、蓝等,忌用黑色。待弥留者气绝后,死者是男子,把灵床停于正寝;是女子则把灵床停于内寝(即室内冲门或偏右之地)。灵前燃香烛及一个小油灯(照尸灯),另放一个瓶子,内装米饭,米饭上面盖面饼,用红布扎上瓶口,插新红筷子一双,名为"阴阳瓶"。地上放一个瓦盆,盆底居中钻孔,死者有几个儿子就穿几个孔。在盆内烧箔,称为"牢盆"。
二、丧服 停灵后,家人环在周围哭泣,并立即派人送"传事禀"遍告亲友。家人此时遵礼成服,丧服分"斩衰"、"齐衰"(即期服),"大功服"、"小心喁""缌服"等五服。
三、吊丧
亲友前来吊丧,孝子持糊了自纸穗的竹木棍--哀丧棒(男丧用竹竿,女丧用柳槐制),叩谢客人。女宾到灵前哭丧,孝妇在旁叩谢。
四、制棺
制棺在院内,楠木为上,次用杂木、楸、椿、榆等,禁用槐木,最差的用薄板,俗称"狗碰头"(意谓狗一碰就开)。
五、成殓
人死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成殓"。这天下午,亲友来客很多,均发给孝帽、孝巾。棺内及盖内用漆布红绸作衾帐。然后由高灯在前导引,鼓乐随后,家人、亲友列队前往土地祠。另有2人抬桶,内盛稀米面水,边走边谰勺舀水泼洒(豁汤)。同时撒纸钱,到达土地祠后,焚纸扎的轿或牛(女丧用牛),喊死者"上轿"三声,叩头即回,盖棺成殓。到晚上再"送盘缠",礼仪如"豁汤"。以后,每天鸡鸣及黄昏烧箔,名力"烧鸡鸣纸和宿纸"。逢七均烧纸。
六、点主
殡葬前先下讣闻,上写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及开吊、下葬的时间。前4天,便布置就绪,门外分放纸狮子一对,八字式素球柱4棵,门旁放一面大鼓;以备有客来吊时,挝鼓报于里面知道,来男客敲3下,女客敲2下。二门外,另有许多纸糊的童男童女、牛等"奢华"(殉葬用,但"奢华"改糊成小汽车、彩电、冰箱等)。院内高搭自布棚,棺屋前搭灵堂。堂左右有帘子门,门上写有"抱恨"、"终天"等字样。正中悬挂一块写有"昊天罔极"的匾。匾下设桌、几供遗像及供器、供品。桌前铺拜垫,为祭奠人行礼用;两旁铺小垫,为"碗棚"人陪拜用;门外放两条长凳,为答谢人"回揖"坐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间习俗丧葬细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间习俗丧葬细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