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潮汕地区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04 13:10 点击: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过年的传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潮汕过年的传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地区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潮汕地区的春节传统文化习俗有贴门神、春联 ;送压岁钱;掼春盛;接福神;吃七宝羹等等。

1、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2、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3、掼春盛(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盛 ”(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盛”)。

4、接福神

在潮汕地区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的腊月二十四则是“送神”的日子。相传诸神仙都会在这一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中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因此,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通常会供上鸡、鱼、猪头等食物,如果家庭条件不富裕,则会准备一盘米、一盘红糖。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

5、吃七宝羹

吃七宝羹是潮汕地区的旧俗,相传在正月初七吃七宝羹可以驱除一年的邪气,医治疾病。七宝羹主要采用芥菜、芥兰、春菜、韭菜、芹菜、蒜及厚瓣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羹食,以此来取吉兆。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潮汕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潮汕地区过年习俗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过年的传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过年的传统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