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潮汕十大风俗详解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04 14:17 点击: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习俗归宁礼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潮汕习俗归宁礼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十大风俗详解?

一、冬节

冬节即是二十四节候中的冬至,时逢农事空隙,一年将尽,因此也称小过年。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节丸”便长一岁)、上坟扫墓等(清明行“过春纸”,冬至行“过冬纸”)。

二、劳热

“劳热 ”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

“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三、潮汕婚俗

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四、吊灯习俗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五、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习俗,15岁(虚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

潮汕七月初七送猪脚是什么习俗?

传统习俗,又称为“走仔节”是潮汕揭阳七夕节的重要礼俗。

潮汕人习惯称女儿为“走仔”,已出嫁的女儿相约在同一天回娘家省亲,潮俗称之为“走仔会”。《诗经·周南·葛蕈》中有“归宁父母”的记载,“归宁”即女子出嫁后返回娘家省亲,后来这一习俗随中原移民迁徙入潮而传到潮汕地区。

归宁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归宁是指离开家乡、远行到外地或外国生活、工作、学习、旅游等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乡居住或视察的活动。在中国,归宁具有重要的传统习俗。首先,归宁要进行祭祖活动。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仪式活动,归宁回到家乡后首先要去祭拜自己的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感恩和怀念之情。

其次,归宁要进行团圆活动。家庭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宁后要与家人和亲朋好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归宁还要进行赠送礼物的活动。此举旨在表达感恩之情,并对外人展现家乡特色。赠送的礼物多以本地土特产、手工艺品等居多,代表了家乡的文化、历史和民俗。

归宁的传统习俗是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种重要仪式。当新娘从娘家出嫁后,一般在一周到一个月之后,会再次回到娘家探亲,这个过程就称为“归宁”。

在这个过程中,新娘需要带上一份礼品,通常是一些糖果、鲜花、鲜果等,以表示对娘家的感激和孝心。

而娘家也会为新娘准备一些食品、饮料,招待她的到来。

在归宁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戏、跳舞、接力跑等,以增加喜庆气氛。此外,归宁也是新婚夫妻一年一度回娘家探亲,感恩娘家的时刻。尽管归宁的习俗在现代逐渐减少,但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家庭的重要价值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习俗归宁礼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习俗归宁礼仪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