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同民族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不同民族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56个民族,都有那些特色?
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特点,以塔塔尔族、阿昌族、回族、满族、布依族为例,具体如下:
1、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3、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
4、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5、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怎样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所谓的民族风俗习惯是给本民族制定的清规戒律,如果你愿意,你自己遵守就行了,何必强求别人去遵守呢?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本着友善的原则去相处,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你做好了,只要你这个民族做好了,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别人的敬重。如果你和你的这个民族自身都做不好,净干些偷鸡摸狗见不得人的事,你还让别的民族尊重你,这本来就是强人所难,也不合情合理。动不动就拿民族歧视来说话的民族,你其实就是歧视其他的民族。也是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尊重。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起码“五要素”:
一是尊重民族信仰,
二是尊重民族风俗,包括吃住行及对客人的接待方式,包括喝酒吃肉习惯,
三是尊重民族语言文字及表达方式,
四是尊重民族节庆节俗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五是尊重民族日常生活习惯,特别是独特的服饰,起居等方式。
进了藏族人民的地方,不要吃鱼,爱护草木,不要随意破坏经幡或转经筒。
进了回族人民的地方,不要抽烟喝酒、穿着裸露,爱护环境卫生,不要自带食品到++餐厅用餐。
这样相互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会很好客,家里自用的食物你随便吃他们会很高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同民族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同民族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