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08 11:42 点击:1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源自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与屈原有关。据传说,在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为了维护自己的理想,直言不讳,却遭到了当时的贵族阶层的诬陷和排斥,最终被流放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畔。屈原流放后,在岳阳楚水之滨感受到了百姓的疾苦,又在竹林中写下了《离骚》等临终遗作。

为了纪念屈原并怕恶灵附身,人们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粽子投到江中喂鱼以贺屈原,还有划龙舟赛龙舟、插艾叶和挂菖蒲等一系列传统活动,这些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国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其中吃粽子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之一,因为屈原在洞庭湖中身陷困境,百姓为了防止他被鱼虾噬食,把糯米做成三角形的粽子,用来投入水中喂鱼,以防止鱼虾侵袭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逐渐将吃粽子作为端午节庆祝的传统,以纪念屈原的先贤精神和对国家和家人的深切思念。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来源于屈原的故事。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伟大爱国诗人,他忠于国家,担心国家的危机,多次上谏请王,并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爱国诗。
后来他因受奸臣的诬告和流言而被贬谷和自杀。
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虾等食物所伤害,村民们在水边扔入埋有米饭的菖蒲叶并点燃香火,引开鱼虾,这个习俗就被后人们传承下来,并将这个时间定为端午节,同时在粽子里加入菖蒲叶或者粽子外用五彩线系成“五色鱼线”,象征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吃粽子和赛龙舟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屈原。他一生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对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最后在祖国即将沦亡的时候,他坚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在阴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湖南省的汨罗江里自杀了。

楚国的老百姓听到他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大家纷纷划着船只到汩罗江里来打捞屈原。

人们还用糯米、竹叶包了粽子丢到江里 去喂鱼和蛟龙,希望它们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来历。

吃粽子的由来如下,是因为入夏就五月初五的前后就入暑了,为了降温杀蚊。

古代人就用糯米粽叶做成一种食物来消暑降温,用艾叶来消杀蚊虫叮咬,这样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就吃粽子找艾草。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来。传说当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在五月初五当日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同时也为了防止小鱼小虾吃掉屈原的尸身,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后来被奸臣迫害,被迫流放。公元278年五月初五这一天,齐国大将攻陷了楚国的首都,屈原正途经汨罗江,听到这个消息万念俱灰,跳入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兽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往江中投放食物,后来演变为粽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