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十二大传统节日及习俗,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0 03:36 点击:7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二大传统节日及习俗,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 - 星座运势

十二大传统节日及习俗?

1、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 : 熬年守岁

2、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3、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4、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5、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6、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7、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8、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9、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10、小年-时间:腊月二十三习俗:民间祭灶。

11、中元节-时间:七月初一习俗:祭祖烧纸。

12、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斗巧。

16个传统节日的介绍?

中国有16个主要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花朝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了历史传统节日和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主要的节日可达到16种以上,这些节日大多起源于上古时代,并和天象、鬼神有着一定联系,但流传至今每个节日的节日意义都各不相同了,其具体民俗习惯也有着诸多差异。

传统节日时间顺序查询表

节日名称节日时间民间习俗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贴对联、洒扫除尘、吃饺子、拜年、放爆竹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吃元宵、花灯会、祭神、走百病、舞狮、踩高跷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祭社神、吃龙食、采龙气、剃龙头、起龙船、使耕牛、开笔写字、引田龙

花朝节农历二月二日祝神庙会、游春扑蝶、种花挑菜、晒种祈丰、制作花糕

寒食节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节前一日)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或六日踏青、扫墓、植树、放风筝、吃青团、插柳、拔河、荡秋千、射柳、蚕花会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缠五彩绳、喝雄黄酒、避五毒、躲端午、贴午时符、佩豆娘、画额

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香桥会、接露水、祭拜鬼神、祈求姻缘、斗巧、听悄悄话、结红头绳、净水视影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祭月、吃月饼、喝桂花酒、燃灯、花灯会、观潮、烧塔、玩兔爷、摆宴席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

先说结论,各地的习俗不一定一样,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农历冬至后的105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1除夕,一年农历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称的过年了,这是中华民族全世界所有华人都会过的一个节日。风俗是家家户户给压岁钱,在农村会祭祀,贴春联,放鞭炮,辞旧迎新,大人小孩老人会换上新衣服。

2.元宵节,过完年的农历正月15,是过完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之始,因此古人对此加以庆祝,风俗一般是吃元宵、猜灯谜等。

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风俗是吃月饼、赏月,重阳节大约在战国时期形成,风俗是登高、插茱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传统节日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