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腊月28有什么讲究,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2 23:58 点击: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腊月28有什么讲究?

        有发面,贴窗花,贴年画的风俗。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的俗称、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之一。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如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安徽省宿松与太湖交界之处的地方有许多姓的人家是在腊月二十八过年。

         如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地区,民俗书籍(馆陶,大名等县图书馆可查)有载。由于元军过境,提前在腊月二十七将猪肉切大块(坨坨肉)煮熟,二十八凌晨敬神和祭祀,然后举家外逃避难。正月初一还乡相互看望相邻(初一拜年),初二走亲访友(回娘家是其中一部分),初三祭祀死去的战士和祖先(祭祖),初四继续走亲访友(包含回娘家)。

       安徽省的宿松与太湖交界等地,一直流传着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听当地老一辈的人说,腊月二十八过年是因为当地人的祖辈是老地主,雇佣的仆人因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们的家过年,所以老地主家在三十夜就没有仆人伺候了,于是就提前到二十八过年,让佣人伺候着吃完年饭,然后在天亮后发工资和物品打发仆人回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发,一般能傍晚到家。

腊月二十八习俗和禁忌?

腊月二十八是农历正月二十八的别称,在这一天,根据老祖宗的传统,我们需要做一些新年准备,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八风俗的歌谣“腊月二十八,把面醒”、“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纸花”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北京民间讲究,从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炒菜,因为其谐音听起来像争争吵吵。为了一年的幸福和美,人们就在年前把年后吃的食物提前准备好,到时只要馏馏就可以了。除了蒸面食品,还需要贴花花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

腊月二十八的禁忌。

古时候,新年之所以特别,在于这段时间是天上神仙上天述职的日子,所以人们忌讳神明,总会有所顾忌,而产生不少禁忌。禁已婚女回家,小年之后,有儿子的家庭里,不许已婚的女儿回门,直到年初二、初三才可以。老辈子说法,这叫做“闺女不踏娘家尘草”,是说女儿这时候回门,会断娘家香火。忌搬家,腊月搬家,会导致诸神找不到家,他们自然有脾气。所以古人有腊月搬家穷的说法。

年28有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八有啥习俗

腊月二十八有发面、做馍、贴花花等习俗,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到了腊月二十八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发面做馍: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于是各家各户就在二十八这天发面做馍,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容易坏,所以人们就在这天发面。

贴花花: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人们就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腊月二十八习俗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