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年廿八的习俗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年廿八的习俗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年27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
这是因为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之意。
有习俗说二十七要宰公鸡。为什么一定是公鸡呢,母鸡难道就不行吗?
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深究起来就会明白,在以男子为主导的父系社会时代,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男子为大的观点,认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自然也就要宰一只公鸡了,而且公鸡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显着气派。
除夕这天宰好炖熟的公鸡要在除夕盛宴上登场,而且是整只鸡盘在一个碟子里摆放在宴席桌子中间位置。
盛宴上是不能将其拆解成一碗鸡块,而且人们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名头,叫做大吉大利。
为什么要在二十七赶大集?
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户户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牛羊肉、蔬菜、花生瓜子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洗疚疾?
过年很多习俗在务实之余更是为了图个吉利。腊月二十七有洗疚疾,洗旧泥的习俗,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京城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为什么要在二十七剃精细?
俗谚称:“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腊月二十七前剪头发。很多人传言“正月剪头死舅舅”,其实这个传说不是正确的。
12月28日是什么纪念日?
12月28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62天(闰年第36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天,我们就要迈入新的一年了,我们来看看12月28日这一天都有哪些节日吧。
天主教国家愚人节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也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但是在天主教国家是在12月28日,天主教国家为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拉丁美洲各国。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的欢悦节(Holi,到3月31日为止)有相似之处。在时间的选择,看来与春分(3月21日)有关。在这时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对于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泰国郑王节
清乾隆年间,华富村村民郑镛乘红头船南渡泰国谋生,公元1734年生下郑信。泰王朝沦亡后,郑信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赶走入侵的缅甸军队,又荡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国家。1767年12月18日,年仅38岁的郑信成为泰国第三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吞武里大帝,史称郑皇。因郑信曾为哒府侯王,故泰史又称之为哒信大帝。郑信在位15年,1782年亡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年廿八的习俗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年廿八的习俗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