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春节有哪些习俗春节十大习俗介绍,春节的十大习俗分别是哪些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4 09:00 点击: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节的十大习俗分别是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春节的十大习俗分别是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有哪些习俗春节十大习俗介绍?

春节的习俗有祭灶神、扫尘、贴春联、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发压岁钱、放爆竹、拜年、逛庙会和观灶火。十大习俗介绍如下:

1、【祭灶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2、【扫尘】二十四,扫尘日”。

3、【贴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文化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4、【倒贴福字】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5、【除夕守岁】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

6、【发压岁钱】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

7、【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

8、【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 的春节习俗。

9、【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

10、【观社火】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春节文化。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春节十大习俗?

1、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2、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3、祭祖、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等等。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4、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

5、守岁、给压岁钱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邻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当然,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节的十大习俗分别是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节的十大习俗分别是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