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州的春节习俗行花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广州的春节习俗行花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州过年逛花街风俗?
从个人了解一下,广州过年逛花街风俗也叫行花街,行花街这个是广州独有传统文化,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
后来这个习俗逐步推及辐射到其他县市,成为广东人过春节的习俗。
每年的春节前几天(往往是春节前5-6天吧,有些地方是3天)花市就开始了,街道两边都摆满了各种花,有水仙、北合、桃花、玫瑰、菊花、杜鹃、盘景、柑、桔……花市一直摆到除夕午夜。
逛花街是最为人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逛过花街才过年,是环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节。
逛花街买花赏花与广州人迎春百花求好意风俗密不可分。
现在逛花街,除了可以买花看花以外,更是广州人过年希望行运的标志。
广州人春节的习俗?
1、行花街
广州人在年廿七至除夕之间,前往指定马路或广场临时集市,赏花买花的慢行锻炼,讲究“跟贴粘随扯拉抱”。“行花街”,以前是鲜花盆花盆果互砍价格的现场买卖,现在是创意工艺品的行情试水。“行花街”的动机,源于男女“行桃花运”、“行好运,甩衰运”的良好愿望。
2、红纸
广府人家里布置年桔桃花或盆花时,吊挂内藏低值现钞的利市封或没有现钞的吉封,并且用吉祥贺词的红纸包裏桔盆,用红纱或红纸捆绑水仙脚,所使用的红色纸品或红色纱布,统称为“红纸”。
它代表着喜庆吉祥、承载福报的寓意。有时,派发利市谦虚和低调讲:“利利市市,红纸一张!”
3、头尾
年前筹备的蔬果菜肴,十分讲究其形态的原整性,叫做“有头有尾,开枝散叶”,做事有始有终,比喻“齐齐整整合家欢”。
为了顺应这一种广府过年的风俗,农民特别摆卖:有根须的生菜(生财)、有叶子的桔子(吉祥)、有蔗叶的甘蔗(甜蜜)。后来++也讲灵活变通,烧猪太大,带皮的烧肉顶上。
4、食斋
正月初一,食斋日,是广府地区百姓的一种春节食俗,既有++祈福、斋戒上香的动机,也有除夕团年饭大鱼大肉后的荤素的养生调节之需,以前是全天素斋,现在是早餐午餐的半日弹性素食。
初一食斋,从早餐开始:步步高升的年糕、马到功成的马蹄糕、富贵临门的桂花糕、发财利市的大发糕。
广州拜年有什么讲究?
广东拜年要讲究习俗有:
1、行花街是最为人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结。
2、派利是。“派利是”就是发红包的意思。“派”指派发,“利是”也就是红包,是粤语地区的普遍说法。
3、食年糕,年糕包括有:糯米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等,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快高(糕)长大。
广东省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春节习俗?
1、行花街,逛庙会。以前老人家常说:“行花街就是为了讨个好运气。鲜花象征着花开富贵,金桔代表如意吉祥。”现在行花街除了可以买花、看花以外,更是广州人过年希望“行运”的标志。
2、舞醒狮。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这时出现了一只神兽,神兽走过的地方,瘟疫全部消失了。为了报答神兽的恩情,乡民们便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样子,配合鼓乐舞动,以表示礼祀之心。
3、买金桔。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东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
4、谢灶。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州的春节习俗行花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州的春节习俗行花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