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正月初三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三传统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4 13:02 点击:11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年初三传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年初三传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月初三的传统习俗?

有六种习俗。

一、赤狗日:不外出拜年

大年初三称为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二、扫帚日:不往外扫垃圾

春节从初一开始,老传统讲究不能扫垃圾动扫帚,因为老辈认为这样容易扫掉财运。而到了大年初三,就可以扫垃圾了,但是也不能随意扫,要从外向内扫,这寓意着聚财。但是扫好的垃圾也不能随意丢掉,要统一收集起来,等到正月初五“送穷日”的时候,再统一丢掉,意思就是丢掉贫穷。

三、猪日:不杀猪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鸡二犬,三猪四羊”,大年初三是“猪日”,在这一天不能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猪日的寓意是防止财运丢失,祈求新的一年肥猪拱门,富贵吉祥。

四、谷日:不吃米饭

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祭拜谷子,感恩谷物,祈福纳祥。在这一天人们是不吃谷类的,寓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收成,从此不缺粮食。

五、鼠嫁日:不推磨

鼠嫁日的风俗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三,有的地方则是正月初十或者正月十四,据说这一天人们不准推磨舂碓,因为这一天是鼠王嫁女的日子,推磨舂碓的话十分吵闹,会让它心情不悦,鼠王大怒:“人闹我一天,我闹人一年!”。有些地方习俗是在这天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祈求老鼠新的一年不要祸害人和粮食。

大年初三有哪些习俗?

大年初三

农历的一月三日

农历正月初三,民俗有曰:

可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都劳累,这日可以好好调息!

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

根据传说,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1、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2、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3、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相传,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民间在正月初三夜里烧门神纸的习俗,将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过年挂在门上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以过后了,又要开始营生。

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于是真宗颁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又称小年朝,在这一天里,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年初三传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年初三传统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