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灯是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马灯是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宁波马灯调的由来?
宁波马灯调是宁波市特有的一种地方民间舞蹈小调,它与表演马灯舞(俗称跑马灯、跳竹马)时同时演唱,节奏欢快,曲调高亢明亮,伴以“哎格龙登哟”的副词助唱,非常有动感和气势。据传这种“跑马灯”和“马灯调”均起始于南宋,时尚未登基的宋高宗赵构在一条大江边被金兵追杀,忽来一白泥马将其驮过江而得脱,后此泥马被封为神马,于是民间便产生了跑马灯之舞蹈,同时“马灯调”也应运而生,且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旧时我国北方地区也有跑马灯的民间舞蹈)。
“马灯调”曲牌的前奏部分往往用大、小鼓、锣、钹等打击乐开场,伴跑马灯者舞动,后由唢呐等吹奏乐加上弦乐奏出马灯调曲牌,并让舞者和伴唱者同时边演边唱,直至结束。这种马灯调不仅在跑马灯舞时演唱,还可以在平时其他场合中作为一种民间小调进行演唱,如在甬剧(旧时称宁波滩簧)、宁波走书、舞船灯、跳车灯乃至任何场合填上适当的词句即可演唱。因其调曲简单,唱时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所以广受欢迎。
《马灯调》始创于浙江宁波,从清末开始流行,已有百年历史,本为七言四句,其后加“哎格伦登哟”和声,并再重叠第四句,共四十字。农历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佳节,浙东各地农村历来有自发举行灯会的习俗。其中宁波一带的“跑马灯”是最具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与之伴随,产生了马灯调。如今“马灯”已不太常见,但马灯调音乐却流传下来,成为宁波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的民间音乐。
它曾经登上2022中国好声音,阿卡贝拉版的演绎将传统小调赋予了不一样的色彩。
元宵节走马灯的寓意?
答:元宵节走马灯的寓意是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又叫跑马灯、串马灯。
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外形多为宫灯状 ,内以剪纸粘一轮 ,将即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 热气上熏 ,纸轮辐转 ,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 、物换景移的影像 ,故名走马灯。
走马灯具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寓意。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是用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制作而成。走马灯不只会在元宵节出现,在除夕、中秋等节日上都有出现。走马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当灯转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幅动图。
长安送灯有什么讲究?
送大红灯笼状灯笼是常态,如果是给外甥女送,可以送莲花灯啊,金鱼灯等,但要成双,如果给外甥送,可以送走马灯,宫灯等。大小尺寸丰俭由人。
送灯,又称送花灯,中国传统民俗。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河南信阳一些地区在元宵节送灯给逝去的先人,以表达哀思和祝愿,是当地祭祀先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灯是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灯是什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