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走马灯习俗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走马灯习俗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所说的走马灯是什么意思?
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外形多为宫灯状 ,内以剪纸粘一轮 ,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热气上熏 ,纸轮辐转 ,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 、物换景移的影像 。在宋朝就有走马灯 ,当时称 “马骑灯 ”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跑马灯出处?
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晚上,古时候的人们有赏灯的习俗。届时各种彩灯争奇斗艳,很是迷人好看。而其中有一种最最受人们欢迎的灯,就是走马灯了。而走马灯是一种能够转起来的灯,只要它一转,灯壁内事先放好的一些人、马等之类的剪纸就会动起来,从外面看上去任马追逐,物换境移,非常好看
。
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灯、转灯,产生于宋朝,当时叫马骑灯。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已经有京城临安夜市买卖走马灯的记载。周密《武林旧事》也有“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的描述。文学家范成大的诗文还有更具体的记载,并且在一首记述苏州正月十五上元节灯会的诗歌里,描绘了千姿百态的灯,像飘在天空的孔明灯,地上打滚的大滚灯,以及“转影骑纵横”的走马灯等。当时好像没有走马灯这种称呼,所以诗人自注称其为马骑灯。诗人所记为南宋注熙十一年(即1184年)的事。所以这些记载可以充分说明走马灯在南宋时期已经很是盛行。
说起走马灯,它虽然只是一种提供给人们玩耍的小玩意,但是其所包含的智慧,还是相当的令人称道。它之所以能够旋转,乃是根据热空气上升可产生推力的原理,类似于近代燃气轮机。在一个或方或园的纸灯笼中,插一根铁丝做立轴,轴上方装上一叶轮,其轴中央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的两段粘上人、马之类的剪纸,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着轮轴转动,它门的影子就会投射到灯笼纸罩上。因为走马灯所表现的大多为战争体裁和武将人物,看上去似乎是合时代英雄人物反复登场退场,来去匆匆。于是人们后来便也用“像走马灯似的”来比喻历史的兴衰变化和时代大人物的频繁更替。
“走马灯”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灯?
走马灯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东西,在灯里点上蜡烛,热气推动灯笼旋转,速度很快,所以走马灯式你也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正月15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多为六面,顶部有纸制扇叶,蜡烛燃烧时热空气上升,鼓动扇叶使灯转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象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马灯的由来和寓意?
马灯是以煤油为燃料的一种照明工具,它有安全防风,便于携带,不易损坏等优点。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由于没有电力供应,马灯是一些家庭或公共单位必备的照明工具。
马灯之所以叫马灯,一定与马有很大关系。一是没有农业机械以前,农民土地的耕作主要依靠畜力,很多农户家中因此养了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尤其以养马者居多。马等牲畜都有吃夜草的习惯,俗语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因此,马的饲养者在夜间要多次到马棚给马添加草料,这就用到了灯,由于用该灯照明经常往返于马棚,时间长了就管这种灯叫马灯了。二是由于用这种灯夜间挂在马车上用于照明和安全警示也是管这种灯叫马灯的重要原因。
马灯这种照明工具可能是因用途而得名。马灯用在船上,夜间行船或停泊时挂在桅杆上用以照明和发出警示就叫桅灯,而我们一般的家用也就称为提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走马灯习俗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走马灯习俗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