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西圆锁风俗的由来,开锁习俗传说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4 15:21 点击: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开锁习俗传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开锁习俗传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西圆锁风俗的由来?

出现于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和陕西等北方5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的一种风俗。(由于小孩出生的时候脐带绕颈,然后风俗要解开)当地的小孩子在过十二周岁的时候要大办宴席。其中在内蒙古鄂呼包鄂地区已经将这种仪式现代化,有集体圆锁仪式在鄂尔多斯东胜区铁西的一些影像文化机构已经出现。

小孩长到12岁时,表示孩子已长成大人,要举行圆锁仪式,亦称开锁,“做十二”。开锁前,先要在家里的祖宗牌位前摆设一定的祭供物品,像各种糕点、果品、菜肴,穷人家摆些馒头、米饭也可供祭。供桌上,点燃香炉里的香。全家老少聚集到祖宗牌位前,燃香磕头自不必说,长辈要在开锁的孩子前训示,然后,开锁人向祖宗祷告,被开锁人要在祖宗牌位前跪拜。

之后,开锁人(一般由被开锁人的舅舅担任)用钥匙打开事先挂在被开锁人脖子上的锁(锁上有十二层红布围裹的标记,一年一层),这样,开锁仪式即行宣告结束,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摆设一顿家宴,以示庆祝。

传说,“圆锁”的习俗已有千百年之久,女娲时代就已存在。而在乾隆年间,山西的《大同府志》里就记载了“圆锁”这种民间习俗,“男子生弥月或周岁,辫红线锁带之。”

民国年间的《归绥县志》记载:“邑俗,男子生赐乳名,就傅始命名,成丁乃字,十二岁圆锁。”此外,还详细描述了古代“圆锁”仪式的过程:在孩子周岁时,被放到寺庙里寄养,称为“寄僧”,并剃发,颈上每日佩戴用红线系五或七枚铜钱制成的锁。直到年满十二岁,其父母携带供品、箕帚、香楮布施。

结婚开锁是什么意思?

在结婚典礼上,新娘给新郎开锁子,这是为什么呢?传说是这样的:旧社会由于没有计划生育,又加上国困民穷,缺医少药,卫生条价差,生孩子虽多但活下来的很少,有的生下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孩子,仅仅活下一两个。不认为这是社会造成的,而是认为这是人的命运。为了保住孩子的生命,就起名叫“天赐”。意思是说这孩子是老天爷送给的,不会死亡。有的孩子起名叫“锁住”“拴住”“留住”“拉住”“狗剩”“铁蛋”。意思都是保佑自己的孩子长命百岁。有的怕自己的命薄,一个娘担不起这个孩子,就给孩子再找一个干娘,叫干娘给这孩子带上锁子。锁子、锁子,意思就是把这孩子的命给锁住了,不会亡命的。由于旧社会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男孩佩戴锁子的比较多,希望可以顺利抚养长大,为以后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但也有少数家庭,生育的男孩子比较多,而仅有一个女孩的,所以比较喜欢女孩,因此就给自家女儿找干娘,佩戴锁子。希望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般男孩带的叫“长命锁”,女孩带的叫“富贵锁”。并且最初的锁子为实心铜锁,成“凹”字状,个头比较大,小孩带着较重,行动不方便,所以人们就变成了锁状的铜片,但铜片面积较大,且由于小孩子爱跑爱闹,为了更便于挂带,最后就改成了由清钱编造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这锁子需要孩子的干娘根据孩子的命数,来选取几种色彩的线进行编织,孩子们要一直带到在结婚典礼上才可开锁。现在的结婚典礼上一般要准备一个托盘,然后放上红纸,将剪刀用红布裹住,让新郎新娘互开“长命富贵锁”。为什么要在结婚典礼上开锁子呢?因为结婚可证明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生命无忧,没有锁的必要了,所以就把锁给开了。并且人们给予这对新人最美好的寄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开锁习俗传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开锁习俗传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