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放烟花的习俗,烟花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5 11:07 点击: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烟花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烟花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放烟花的习俗?

放烟花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做“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天宇。

在这“岁之元” “月之元” “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寓意旺气通天,兴隆繁华。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

放烟花的风俗?

烟花是一种美妙绚丽吉庆之物。它寓意这各种喜庆,吉祥,宏伟,欢乐,热情的场面和心情。一般寓意:一飞冲天,一炮而红;此外不同种类烟花寓意不同。

“绿色拉手”烟花,就像拱手般向各位拜年。

“金元宝”烟花,好像财神从天空洒金元宝到地上。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红、粉红、草绿、橙及蓝色带等闪烁烟花,寓意洗涤疲惫心灵,身心康泰。

“红暗绿纺”及“红暗银纺”的烟花,就好像大地初开。烟花是绚丽的,但它不是文静的,当它冲出匣子的那一刻,它就是一个诡秘的魔术师,把匣子里的化学成分变成美丽的炮竹,让人们看到它的美,看到它的绚丽。同时,它也想吸引很多人,让大家都来看看它多么的自信,多么的快乐,多么的美丽!

1、元宵节习俗来源: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元宵节习俗来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过年放烟花的习俗?

   过年放烟花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民俗活动。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

烟花的由来和讲究简单说一下?

      烟花的由来和讲究简单说一下,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

     《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烟花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烟花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