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河南当地风俗,河南二月二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6 17:58 点击: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二月二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南二月二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当地风俗?

1、龙抬头节(二月初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

2、过小年(六月初六)。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这时,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 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人们 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大人们在麦场里猜 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3、牲口节(七月十五)。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 “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河南熟悉的一种民俗?

马上二月二了,就说说河南的一种民俗:煎腊肉。

河南过年的时候都会煮肉,有的是肥瘦相间的方块肉,煮后再油炸,肥而不腻,而且耐放。

煮的肉会留下一两块,再农历的二月初二拿出来,切成一片片的,粘上面糊,在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吃了。

二月二龙抬头,吃过煎腊肉,代表年已经确定跑远了,又开始一年的春种秋收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二月二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二月二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