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春节民间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海春节民间的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人过春节的习俗?
1、年夜饭:上海的年夜饭有门腔、松鼠桂鱼(茄汁款)、皮蛋、三黄鸡、红烧肉、虾仁、八宝饭。肉圆和蛋饺必不可少,肉圆对应着团圆,蛋饺对应着金元宝。
2、守岁: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此夜紧接新年,因此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着电视守岁,边说边笑,边看中央台的春节晚会。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去城内庙中争烧“头香”,撞“头钟”。
3、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4、吃汤圆:北方人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上海人习惯大年初一早上吃汤圆,意味新年圆圆满满,而且要有汤水,寓意有财有势。
5、初五迎财神:初四晚上,临近子夜时分,会拿着准备好的高升鞭炮到门口赶点放鞭炮迎财神。上海每到初四晚初五凌晨的鞭炮声音最响,其声势超过大年三十。
6、城隍庙:上海人每到过年必定要去城隍庙逛一逛,走一走那里的九曲桥,看一看市区灯会活动。这一天整座城隍庙都是流光溢彩,灯火通明。
上海人过春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上海人过春节有许多传统的风俗和习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守岁:在除夕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直熬到半夜12点敲响年钟迎接新年的到来。
2. 贴春联: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以表达新年美好的祝愿。
3. 放鞭炮:燃放爆竹和鞭炮表达庆祝新年的喜悦和驱走邪气的意思。
4. 吃年夜饭:全家团聚吃团圆饭,意味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5. 送红包:长辈在新年期间给晚辈们发红包,象征着祝福和关爱。
6. 清洁大扫除:在新年前彻底清理和打扫家中的卫生,意味着旧的一年的所有厄运已经被清理干净,迎接新的一年的美好开始。
7. 贴福字:用大红的福字对联,表示迎接新年的福气和祝福。
8. 求签问卜:在千家万户里,人们也会寻找道教的庙宇或寺庙,通过抽签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平安。
这些风俗和习惯一直被传承并继续着。
上海人过春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上海人过春节风俗习惯:
1、放鞭炮。上海人喜欢放一千响、放“高升”、而小朋友则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飞毛腿”之类的乐趣型的烟花。而以前大都站在阳台上放,“夜明珠”一点燃就往外喷五颜六色的彩弹,小朋友最喜欢,每年过年都有放夜明珠把对面阳台晒的衣服烧了的事故发生,后来就越来越少了。放鞭炮一般集中在零点,还有初五迎财神的零点,总体说来,迎财神的日子要放得比过年多得多。
2、看电视。说到这一点,上海人真的不大一样了。春节联欢晚会在上海是很没有市场的,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吃,电视就是个背景音乐,爱开不开,春晚说的段子上海老人听不懂,笑不出来,歌舞还能看看。后来随着南北文化的更深的融合,这一代的上海人开始看得多起来,也能跟上北方人民的笑点了。
3、年夜饭的保留菜。和北方吃饺子不同,上海的年夜饭保留菜真的是常变常新。记得最早流行八宝饭,小朋友每年到最后看到这个都想吐。后来又流行水果羹,现在看来,真是超级没有诚意的一道菜。有一小段时间还流行大王蛇,但后来风头就过了。经过时间的考验,最后留在上海人民过年饭桌上的几个超级熟悉的菜应该是:门腔、松鼠桂鱼(茄汁款)、皮蛋、三黄鸡、红烧肉、虾仁、八宝饭——每家每户应该还会有增补。
4. 准备年货
千万不要以为现在吃的东西多了,天天可以吃到,过年就懈怠年货了。有些年货是要跑遍城中大小商店去采购的,有些年货则要自家做准备的。每家都有每家的做法,做出来的味道各不相同,做得最多的是爆鱼与蛋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春节民间的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春节民间的习俗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