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端午的来源及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6 20:14 点击: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的来源及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端午的来源及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您好,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重五节、午日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以下是其中两个较为流传的传说:

1.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因被诬陷而被放逐。在离别故乡之前,他写了《离骚》等许多著名诗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据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以示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之情。当地百姓听到消息后,纷纷划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遗体,同时还撒下了粽子,以防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的起源。

2. 端午节起源于驱邪避瘟的习俗:

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古代的驱邪避瘟的习俗。在古代,人们认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阳气最盛,阴气最弱,是邪气、疫病等恶鬼出来作乱的日子。为了避免这些邪气和疫病的侵害,人们开始在这一天采摘艾草,挂在门前,或者在身上缝制艾叶包,以驱赶邪气和疫病。后来,人们又将艾叶包和粽子结合在一起,成为了端午节的另一种习俗。

虽然端午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它们都蕴含着对忠诚、爱国和健康的祝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端午和小端午的由来?


1. 端午节被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是因为历史传承和地域习惯的不同。
2. 据《太原市志》载:“晋祠野史”称:北方以天干为大,地支为小,而端午甲乙业已都为干,故用“小”称。
南方则相反,以天干为小,地支为大,故用“大”称。
此外,各地习惯和节日习俗也有区别,如南方有粽子制作和赛龙舟等活动,被称为大端午;北方则以吃艾叶和交尸魂为主要内容,被称为小端午。
3. 总之,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划分是地域和传统文化的产物,但端午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小端午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要划龙舟、吃粽子、洗艾叶菖蒲澡、给小孩子脖子上挂香包等;

大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五,这一天根据民俗主要是用来进行庆祝和祭祀、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端午节什l么时间国家定为节假日的?

国家将端午节定为节假日是在2008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节日。
因为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可以让广大群众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和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
在端午节这一天,还有诸如龙舟竞赛、粽子食用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多彩性。

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是什么?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的来源及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的来源及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