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端午节的三首古诗,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6 23:52 点击: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端午节的三首古诗?

关端午节的古诗如下:

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冥,旧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己酉端午》

元末明初·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与端午节的古诗?

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很多。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与端午节相关的描写和赞美。
例如《九歌·湘君庙》中有“幽幽梦中楚歌发,承庐飞上八云霄。
见神州绛阙,时令端阳”,表现了端午节时人们吟唱歌曲,祭祀祖先,庆祝佳节的场面,而朱自清的《端午》则从一个小男孩的角度,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挂包条等。
除了古诗文,端午节也是人们创作歌曲和舞蹈等艺术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例如知名民歌《钱串子》和著名现代舞蹈《龙艳》等,都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

端午[作者] 文秀 [朝代] 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作者] 梅尧臣 [朝代] 宋

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江上即事》(唐代)白居易

平生不爱闹尘境,端午陌上聊裴回。

蒲鞭一绺霜天薄,橘子三颗暑尘垢。

妾意策蹇时欲去,主心踌躇未肯批。

刚愁醉后斜阳在,近恨春归往事赊。

2.《端午日咏吴中七十二家亭》(宋代)苏洵

鲤影参差水阔茫,翠蛾迎晚带香凉。

风急临流声似箭,枫林梢断月如霜。

画桥筱接长啸起,钓艇笳悠一曲长。

卷堤荷带空残露,十里香风荡磻行。

3.《送别》(唐代)杜甫

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川中阻归舟,青枫叶落掉新碧。

水边芦苇自芳菲,半夜蛙声一何急。

不知何处吟余去,落月潭西草远驰。

端午节的童谣或诗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下是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或儿歌:

1.《端午》(唐代)- 杜甫

粽飘香烟,竹响随波转。

酒斟不满,人言少恭敬。

莫学嫦娥,无邪自断肠。

2.《端午》(唐代)- 白居易

五月五日天,端午节气新。

粽子香味浓,龙舟赛水深。

艾叶香气透,花簇簇衣襟。

赛龙舟,吃粽子,欢度佳节真。

3.《端午节》(民间儿歌)

五月五日端阳节,人人都喜庆。

吃着粽子赛龙舟,过得真痛快。

艾叶香香包粽子,粽子香香真好吃。

龙舟划呀划,欢声笑语传。

4.《端午节》(民间儿歌)

五月五日端阳节,粽子香香真好吃。

吃着粽子看龙舟,欢声笑语传。

艾叶香香包粽子,又香又甜真可口。

龙舟划呀划,过得真痛快。

这些古诗或儿歌,都是描绘端午节欢乐气氛的佳作,表达了人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