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春节的由来简短介绍儿童〈告诉孩子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8 16:14 点击:18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告诉孩子除夕的来历和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告诉孩子除夕的来历和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的由来简短介绍儿童?

春节的由来是因“年兽”传说而开始。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奇怪的野兽,其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常常出来伤害人畜和毁坏田园,闹得人心惶惶,人人惧怕。

当时,有些比较聪明勇敢的人,想出了一个巧妙之计:在院子架起木柴堆,大门外摆着桌子,桌上放上猪头、牛头、羊头、狗头和雄黄酒等等。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扫尘、办年货、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舞龙、舞狮、游神、祭祖、放爆竹、烟花、年例、拜年等习俗。

中国除夕的习俗和寓意?

1、吃饺子: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2、吃鱼:因为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

3、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4、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5、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吃猪手:猪手,可以焖猪手,也可以发菜猪手,也可以花生猪手等等,吃法很多,因为猪手寓意着发财就手,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就手发财,干什么也都会发财就手。

7、吃腐竹:腐竹寓意“富足”,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

8、吃年糕:过年要准备年糕,是表示喜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除夕由来传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除夕的来历简单介绍?

关于除夕的来历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有一只叫“夕”的怪兽,一到冬天就去附近村庄找吃的,由于其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来了一个年纪约七八岁的小孩,他告诉村民多砍一些竹节放在家里,并在门外挂一块红布。

当夕到来时,人们把竹节扔进火堆里,竹节遇火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夕听到响声掉头就跑,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从此以后,人们在大年三十晚上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就成为了现在的“除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告诉孩子除夕的来历和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告诉孩子除夕的来历和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