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习俗〈每个节日的过节时间和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8 18:22 点击:12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每个节日的过节时间和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每个节日的过节时间和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共计约13个,相关习俗如下:

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2、春节(正月初一)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3、元宵节(正月十五)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5、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主要习俗有祭神,斋戒,沐浴用兰汤。

7、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七大节日分别是什么?

七大节日分别是

春节

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时,全家大团圆,除夕守岁、烟花爆竹、辞旧迎新。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清明

农历四月初五。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作为农历五月初五的节名,起源于纪念屈原。

七大节日分别是什么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乞巧节”。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共话丰收。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时间习俗?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

习俗: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前后

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9、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10、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

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每个节日的过节时间和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每个节日的过节时间和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