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踏青是什么节日的风俗习惯〈踏青是什么的节日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18 19:15 点击:16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踏青是什么的节日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踏青是什么的节日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踏青是什么节日的风俗习惯?

踏青是清明节的习俗。踏青,又称探春、寻春等。早春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是郊游的好时光。清明前后,人们乐于到户外,享受郊野嬉游的难得时光。清明节习俗:

1、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2、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3、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踏青是清明节的习俗。踏青,又称探春、寻春等。早春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是郊游的好时光。清明前后,人们乐于到户外,享受郊野嬉游的难得时光。清明节习俗:

1、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2、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3、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是指什么意思?

踏青的意思是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常用释义

动在清明节前后到长满青草的郊外游玩。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近义

春游

例句

春天百花盛开,景致怡人,大家纷纷到郊外踏青。

和风送暖,大地回春,正是踏青的好时光。

踏春,别称春游、游春、探春,是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主要是指清明时节,人们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中国民间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就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到宋代,踏青之风盛行。[1]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踏青是什么的节日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踏青是什么的节日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