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传统〈元宵节习俗和庆祝方式〉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22 20:51 点击:20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宵节习俗和庆祝方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元宵节习俗和庆祝方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元宵习俗,中国民间习俗,全国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因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关于节日的民俗文化从各篇佳作中也可见一斑。

元宵节是什么意思和风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十大风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

1、吃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寓意喜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2、放烟花

元宵节放烟花爆竹最是代表喜庆的活动了,那种男女老少齐出动的热闹气氛是别个时候没有的。

3、赏花灯

赏花灯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前,各地大商场、庙会、公园等公共场合便早早挂满花灯,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4、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特有的富有情趣的民俗娱乐活动。古来有之,特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现今仍然流行,增添文化氛围。

5、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

元宵节,民间盛行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现今农村注重传统文化,这项活动更是搞得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了。

5、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象征,狮子威猛。元宵节,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大型的舞龙舞狮活动,以此助兴,由来已久。

每年中国农历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民俗活动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宵节习俗和庆祝方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宵节习俗和庆祝方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