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各地春节习俗以及与地理环境的联系,(最好有图)〈各地过年习俗中的地理知识〉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7-24 10:17 点击:17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各地过年习俗中的地理知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各地过年习俗中的地理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各地春节习俗以及与地理环境的联系,(最好有图)?

饮食方面: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过年蒸年糕,临海地区如浙江过年捕鱼;娱乐方面:北方如山西有看花灯的习俗,南方如广州过年有逛花街的习俗;

拓展资料

1、饮食方面:北方过年吃饺子,北方种小麦,饺子是面做的,南方过年蒸年糕,年糕是糯米做的。而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而北方是温带季风性气候,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旱的小麦生长,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2、北方气温低,各种花在冬天的时候都凋零了,而南方气温更高,夜市多。南方过年气温较为温暖,给不少的花卉的生存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广州过年习俗是大年三十前就逛花街,人们在路上能够看到陈列的各色年桔、年花。

3、在雁北地区,每年春节会用碳垒一个叫"旺火"的东东,有点像宝塔,尺寸、高低各种各样,年三十那晚十二点点着,然后全家会正向绕旺火三圈,逆向绕旺火三圈,祈求来年一切顺顺利利、日子红红火火,讨个好彩头。这是因为旺火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而山西等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根据煤炭开发使用的历史推断,现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以上溯至汉代,并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故山西北部地区形成了一种生旺火的风俗习惯。旺火点燃后熊熊燃烧,火势旺盛,所以取其意叫旺火,预示着人们的运气也会一年旺盛。

春节所蕴含的地理知识?

第一,南北方春节所用饮食习惯不同。这应该和气候有关系。南方水热充足,水稻种植多,所以春节吃米饭多,北方季节性分明玉米小麦种植多春节吃面食。

第二,南方很少贴窗花,北方多贴。

南北方过年习俗差异及其地理原因?

一、北方腊月二十三与南方腊月二十四

北方: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传说中,小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这天家家户户要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已久的灶神画像揭下,同时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摆上供桌放上供品。

北方讲究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煮熟后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北方:冷汤面

农谚有云“初一饺子初二面”,图的是条条顺,意喻顺顺当当,面讲的究也不少,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在南方,广东、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喻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

汤圆、元宵相信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到底有什么不同,反正是有了就吃,其实汤圆和元宵正是南北方一个主要的差异。

北方:元宵”滚“出好兆头

在北方,有“滚”元宵一说,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寓意开年好兆头!

另外,在除夕夜北方必须有饺子,近几年虽然南方也开始流行包饺子,但其除夕地位就明显不如汤圆、年糕了。比如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各地过年习俗中的地理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各地过年习俗中的地理知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