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月三什么节日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月三什么节日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
1、荠菜煮鸡蛋
很多地方至今都流传着三月三这天用荠菜煮鸡蛋吃的习俗,也就是用开花蹿苔的荠菜来跟鸡蛋同煮,荠菜的汁水都融入到鸡蛋中,吃起来清新又营养,是三月三不得不尝的美食。
2、拜轩辕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据悉,三月三这一天拜轩辕,可以让自己和家人得到黄帝庇护,一年都会诸事顺遂,无病无灾。
3、祭祖
相传上巳节是阴阳两界开放的日子,因此这一传统节日的发展与祭祀文化密不可分。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缅怀先人,对祖先表示尊敬与感恩,希望祖先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
4、互赠香草
三月三上巳节其实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相爱的人会互赠香草,代表着难舍难分的情谊。
5、踏青登高
三月三正值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时节,适合踏春登高,而这也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风俗。
6、放风筝
三月初三还有放风筝的民俗,上巳节春风和睦,气温不冷不热的,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
三月三有什么风俗?
壮族三月三节日起源介绍: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三月三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
风俗习惯:
1、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同时也是庆祝春天的到来,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多民族共同的节日。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祖先布洛陀华诞日,同时也是拜祖、拜祭盘古开天、布洛陀祖先的关键日子。在壮族的“三月三”节日中,赶歌圩是最为重要的风俗活动之一。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热爱唱歌,歌圩就是这样一种集体性、聚会性的歌唱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在我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是一个充满节日氛围的日子,是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等,而汉族在农历三月三这天也有历史悠久的上巳节。
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的别称。在先秦时代,上巳节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也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此后,上巳节又增加了曲水流觞、临水饮宴等活动内容。在水边摆设席障,茶具与花,与会者进行宴饮,吟诗作赋。临水饮宴和曲水流觞在出现以后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在我国流传甚广。
此外,上巳节又称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因为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在《丽人行》中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才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至今荡然无存。
时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从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节活动中,依稀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月三什么节日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月三什么节日什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