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四川成都旅游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四川成都旅游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成都服饰与习俗?
成都的风俗是:
1、穿新衣“游喜神方”: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祇,“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2、大庙会集纳成都民间绝活: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
3、游杜甫草堂: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
4、正月十五恋人“偷青”:在成都,清末以来就流行这样一种现实版的偷菜游戏,名曰“偷青”。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
5、成都糖画:民间曾称其为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的一种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成都市极其周边地区,是一种既能品尝又能观赏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成都糖画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成都风俗来历特点?
穿新衣“游喜神方”
大年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只,“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抢金银水。
初一这天的水被称作“金银水”,所以大人们在大年三十团年饭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到抢“金银水”。为此,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要老早去井边候到,一趟一趟跑,赶早把家里的水缸、盆盆碗碗全装上“财”,而且一定要赶在天亮前装起,东方一白,再挑的就不算数了。
逛庙会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商贾云集,三教九流纷至,百种小吃、赏百般武艺、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元宵“对骂”
赛骂的习俗,据说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对夫妻来到温泉,在选定宅基地时发生了分歧,一个看中河东、一个看中河西,两人个性都很强,于是分而建居。次年元宵,夫和妻都想把对方喊到自己这边团聚,都愿做东而不当客。双方爬上河东、河西的山坡对骂,闹了个通宵却谁也没有征服谁。后来二人各另立家庭,他们的子孙就一代接一代骂下去,便日久成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四川成都旅游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四川成都旅游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