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春节习俗〈传统节日习俗各地差异〉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01 11:36 点击:16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各地差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传统节日习俗各地差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春节习俗?

1,土家族

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4,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5,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

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赴麦加(麦加:+++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半日。上午人们要去++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

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

1、云南年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

2、上海年俗

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

3、陕西的过年习俗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过年,各地的习俗有什么区别吗?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又有当地的地域习俗,民俗习惯。对于过年来说,时间上是统一的,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是除夕,一年的岁末这一天,也就是传统的过大年。除夕,除旧迎新,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总体上过年的习俗主要有:吃年夜饭、贴春联、年画、挂大红灯笼、放鞭炮、守岁、祭祖等等,每个地方又会有其独特的习惯特点。

我说一下我们这里吧,我们这里位于贵州省盘州市,我们家是汉族,过年情景大致如下:

每年过年,我父亲们三兄弟相当于三家人都在一起过大年,这样更团圆更热闹,过年这天,基本是围绕年夜饭团圆饭展开,一大清早家人们就忙开了。妈妈伯母婶婶们磨豆腐、准备各种食材,爸爸他们要把过年猪的猪头烧洗干净煮熟,用来晚上祭祀天地祖先。还有其他诸如杀鸡宰鱼等也都是爸爸他们来做。

而我们作为小的,就打扫卫生,家里上下擦得干干净净,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贴年画等等,而且撕下来的旧的春联这些不能烧掉,以前要放在我们那儿的一个石洞里去,现在小路都荒芜了也就没放了,都是统一扔垃圾桶了。红红的春联一贴上,家家户户就有了喜庆的味道,年味也随之体现了出来。

我们还要去山上摘一些松树叶子来,撒在堂屋里家神前面,再放几块钱在松树叶下面,象征着一年清吉平安年年有余。

晚上年夜饭做好了,先祭拜天地祖先,用煮好的猪头,鸡(鸡头鸡脚鸡翅鸡卦鸡翘鸡胗),茶,酒,焚香,然后先对着门外磕头是为祭拜天地,再对着家神磕头是为祭拜祖先,然后斟茶斟酒烧纸,接着就放炮仗,在爆竹声声中辞去旧岁迎接新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节日习俗各地差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统节日习俗各地差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