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民俗知识〈有关习俗的常识〉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01 15:31 点击:15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习俗的常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有关习俗的常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俗知识?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庭、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3)人生礼俗(诞生、成年、婚姻、做寿、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戏曲、民间音乐和舞蹈等娱乐方面;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打油诗、歌谣等大众创造的口头文学)

  (2)信仰民俗(诸神崇拜、巫术、信仰、禁忌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3)观念民俗(风尚、礼仪等约定俗成的道德与社会规范)

中国的习俗有哪些?

一、除夕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

二、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春节以拜祭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欢乐祥和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三、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四、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有禁烟火、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

五、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活动。

六、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包括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端午浴等。

七、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等,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中秋节在我国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同时也是东南亚和东亚各国当地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季的传统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

习俗有哪些呢?

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祭祖、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吃粽子、赛龙舟、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挂年画

挂年画是中国春节特有的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新年里,将年画挂在门上或挂在壁上。由古代贴门神演变面来,原为驱邪,后变成烘托新年热闹气氛和表达人们欢乐的情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习俗的常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习俗的常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