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满族人婚姻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满族人婚姻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代满族姑娘出嫁的讲究?
满族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满族男女到结婚年龄时,平时较注意打扮。男女青年定亲时,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中先提亲。先后提亲必须去三次。每次都托媒人带上一瓶酒。当第三次去时,才能知道女方是否愿意成亲。如果女方把第三次带去的酒留下,就表示女方同意成亲了。如果拒收,表明双方的亲事未成。所以,满族人有句俗语:“成不成,酒三瓶”。成亲后,男方送的彩礼,全部做为姑娘的财产。
定婚之后,姑娘在出嫁之前,针线活儿多起来。她要绣枕头,绣烟荷包和钱褡裢一类的东西,作为结婚后使用。而烟荷包则是留给公婆使用的。满族旧时婚娶时,利用花轿(后改花车)。结婚前三天要杀猪,准备待客。在男方迎娶新娘时,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姑娘由家哥哥、姑舅大娘、叔伯大娘、婶子等人送亲。而姑娘的父母、姑姑、舅舅不去送亲。娘家和婆家各同时出发,一送一迎。
双方在中途相遇时,要进行“换车”,即新娘由娘家送亲的车上,改坐在婆家迎亲的车上。
这时,两家的车在中途辞别,各返回自己的家中。
第二种形式,男方花轿(或花车)到女方家的大门前时,女方家把大门关上,怎么办呢?
男方就用满族语作种种恳求之词,女方才将门打开,让迎娶的车将新娘接走。
满族嫁女儿习俗?
习俗之一就是方枕,在长白山里的木屋人家,当年的炕琴上都摞放着布枕头,近处细看,枕头的两头无不绣花纳朵,十分艳丽,为木屋生辉。这些枕头和枕头顶刺绣都出自新婚的媳妇之手,是娘家的陪送。这是满族婚俗文化的艺术产品,是长白山文化中的精华。
通媒指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女方愿意就同意,问门户--满族女长大,开始聘婚,但婚姻不自主,完全由家长包办。先是“年老为媒”,或“亲友作伐”,议定婚姻。由男方托人到女方家说亲,女家如有意,方可开列某旗某佐领下人及三代情况,还要写清地址、功名、职业、属象、生辰八字等,这叫“门户贴”。由媒人转交,男先于女,两家借此了解对方家世等情况,其贴必压置于家奉灶神前三日,这是古礼中问名之义,谓之“问门户”。
合婚--“相看”后,如双方同意,便开写生辰等情况,双方还要问卜确认属上中下何等婚姻,并有无妨克翁姑父母之相,这叫“合婚”。
换盅--男家送聘礼至女家时,女家受之并将手饰等物品陈于祖先位前,两亲翁并跑,以盅斟酒互相递换,然后醮祭,表示两家正式定婚成为亲家,亦有在订亲宴上,两亲翁于席间行换盅仪式的。
响棚--男方家这天要杀猪,在室外搭喜棚、锅灶,并开始接待远方亲友,房左侧还搭一个喇叭棚子,吹打起来,以使四邻能知道这家开始操办喜事,称谓“响棚”。
迎亲--婚礼正日,男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马及父率本家亲族、傧相、吹鼓手、仪仗等前往下墅迎新娘。在出发前还要“亮轿”,去时不空轿,轿里坐一小男孩叫“压轿”。迎新队伍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以便回来时加上新娘成双成对,以示吉利。
射三箭 新娘未下轿时,新郎于院内要连射三箭。弓、箭由司仪递与新郎,射毕再由其接过。新郎搭上弓,向天射一支。司仪唱:“一射天狼!”向地射一支,司仪唱:“二射地妖!”向轿前射一支,司仪唱:“三射红煞!”所用之箭为无镟者,以免意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满族人婚姻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满族人婚姻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