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河南年俗顺口溜〈腊月二十三之前河南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19 15:41 点击:15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腊月二十三之前河南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腊月二十三之前河南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年俗顺口溜?

河南一带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贴画门;年初一,磕头又作揖。意思就是说自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要开始“忙年”了。一天一样事至到年三十,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春节的重要性和地方的习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河南省腊月24扫房子的顺口溜?

在河南这儿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二十三,灶陀螺;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馍篓;三十儿,捏鼻儿。”还有其他一些版本,但大都大同小异,只是表述上略有不同而已。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安排。

除了这些购物、做家务的活动外,还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和大年三十晚上的守岁等祭祀、团聚活动。虽然祭灶活动现在已经淡化,但守岁习俗一直都坚持着。

河南有哪些民俗民风?

祭龙辟虫的龙抬头(二月初二)

消灾防疫的端午节(五月初五)

喜庆丰收的过小年(六月初六)

妙趣横生的乞巧节(七月初七)

农耕特色突出的牲口节(七月十五)

登高赏菊话重阳(九月初九)

腊八枣树“吃”米饭(腊月初八)

送神慌年忙祭灶(腊月二十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二十三禁是什么意思?

腊月二十三

  1、女不祭灶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而过小年都有祭拜灶王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女的不能做,只能男的做。

  2、忌施舍花馍

  过小年,大家就要开始蒸花馍了。要记住,蒸的花馍不可以赠送他人,要先祭天祭祖。

  3、灶糖忌吃多

  灶糖虽好吃,但小孩子不懂得节制,一味地吃,会对身体不好。

  4、忌杀羊

  这跟地区有关,像湖北部分地区,小年不可以杀羊。

  5、忌捣蒜

  河南一些地区忌小年捣蒜,据说是会把家捣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腊月二十三之前河南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腊月二十三之前河南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