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尊重民族习俗九不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尊重民族习俗九不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些什么规定?
1、为了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2、以巩固和加强我国已经建立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国家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除了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条文外,还颁布了不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文告,具体规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如果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容易刺激以至伤害民族感情。
5、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6、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才能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民族习惯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各民族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特殊的民族感情,甚至奉为神圣,不容他人亵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充分尊重新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行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
我国宪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根据这一原则,在有关法律中也作了相应的具体规定:
(1)《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文娱、体育活动,正当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编制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规定。民族对方成立纪念日和主要传统民族节日,可以升挂国旗。
我们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
一个民族某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本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或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同时,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符合社会进步要求,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风俗习惯,应继续保持并发扬;影响或阻碍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风俗习惯,应根据本民族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逐步引导进行适当和必要的改革。
对于他们,我们不能够歧视,更不能因为他们的语言或者文化与我们不同,就故意挑逗甚至侮辱他们,而是尽量去帮助他们,与我们友好相处。
不围观尾随少数民族朋友。可能很多人都看到少数民族的朋友感到好奇,比如他们的服饰,包括他们的长相,还有他们的行为举止,可能都不太一样,我们不要好奇地上去围观,让人家难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尊重民族习俗九不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尊重民族习俗九不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