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兰蚂拐节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东兰蚂拐节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蚂拐节的蚂拐是什么?
蚂拐是指青蛙。
2月24日,广西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的壮族群众举行民俗活动,欢庆一年一度的“蚂拐节”。“蚂拐”,是当地壮乡人民对青蛙的俗称。“蚂拐节”期间,人们按照习俗,准备供品,举行系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蚂拐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特色民俗旅游的名片。
广西蚂拐节介绍?
壮族蚂虫另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蚂虫另是壮族对青蛙的俗称。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红水河流域,东兰县是“蚂虫另节”流传的核心区域。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的村民都会穿上民族服装欢度“蚂虫另节”,通过祭拜青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2006年5月20日,壮族蚂虫另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15[2][3]。
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
蚂拐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主要内容有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
广西东兰蚂拐节的传说?
广西东兰蚂拐节是当地的一项传统节日,它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广西东兰县有个叫做马三爷的人。他平时勤劳善良,为人诚实,深受村民们的尊敬和喜爱。但是有一天,他遭到了不幸的事情,被一条毒蛇咬伤了右腿。
这个伤口非常严重,马三爷需要长时间卧床养伤。他在病中十分苦闷,感到无法忍受。他决定用自己的歌声来发泄内心的悲痛和恐惧,结果奇迹出现了:他的歌声竟然让蚂蚱跳舞了起来!而且,他的双眼也因此重新获得了光明,伤口也逐渐愈合了。
从那以后,每到夏季,马三爷就会在田间地头唱起歌来,引来成群的蚂蚱跳舞。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认为这是神功,纷纷向他请教,希望能够传授给他们这项神奇的技能。于是,东兰蚂拐节便由此诞生了。
现在,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东兰县的村民们都会举行蚂拐节庆祝活动,纪念马三爷和他的传奇故事。在庆祝活动中,人们穿着传统服装跳舞,唱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着这个美妙的节日带给他们的欢乐和幸福。
是说,约200年前,一位名叫李靖的义士与拐骗子作斗争,后者借助走路时用拐棍扭曲自己的身体来骗取怜悯。
李靖因此被侮辱,但他并未放弃维护正义。
后来,一年的蚂蚁冬眠期结束时,这个地区的蚂蚁都会集中进入一个山洞,与此同时,李靖在山洞内设下了陷阱将拐骗子抓住。
此后,当地百姓开始意识到这个洞穴的特殊意义,便将其定为东兰洞,并在每年农历二月十六举行蚂拐节为其纪念。
结论是这是一种关于一个勇敢的义士和一个无耻的拐骗子斗争的传说。
这个传说象征着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出中国人传统中对于尊重勇气和痛恨骗术的价值观念。
蚂拐节的由来?
在桂西的红水河畔,每到正月的蚂拐节时巴马的壮族人都沉醉在古老的蚂拐歌河喜庆的铜鼓声中。相传,蚂拐女神是雷王的女儿,掌管雨水,使大地风调雨顺。有一年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他听到屋外青蛙“呱呱呱”的叫个不停,一时烦躁难耐,就用热水把青蛙浇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从此,青蛙不叫了,天再也不下雨了。人间便开始大祸临头。东林吓坏了,去求神祖布洛驼河神母妹洛甲,得到神训应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于是东林赶紧在大年初一敲起铜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又请千人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以后,人间又得到青蛙女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从此巴马东兰的壮族人年年要过蚂拐节,祭祀蚂拐。
蚂拐节,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蚂拐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主要内容有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兰蚂拐节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兰蚂拐节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