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送米面的十大讲究〈农村习俗送米面〉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8-20 15:36 点击:132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习俗送米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村习俗送米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送米面的十大讲究?

在我们南阳盆地有一种习俗叫“送米面”。“送米面”是恭喜、祝贺新生婴儿的一种民俗,是人生重要的三大要事之一。因为庆贺新生婴儿时以送米面为主,故而叫“送米面”。

南阳盆地民众历来对新生儿、尤其是头生娃尤为重视,亲朋、邻里的恭喜和祝贺是很隆重和讲究的。新生儿贺喜,是从新生儿降生第三天开始的。新生儿降生三天头上,母子已相对安全,新生儿家庭便邀请本村各家各户(多为老年妇女和小孩)到家吃“喜面”

一则向邻里传达生小孩的喜信儿

二则让众人为小孩“咬灾”。“喜面”是清水下挂面(细面条),外加葱花 、鸡蛋做成的稀面食。之所以如此,大抵上是一来易做,二来节省

三取其谐音“细”、“稀”为喜,四是面条寓意“长寿”。

1、消除晦气

送大米的迷信说法一般指的是,有的人在外面不下心被鸟儿拉屎到头上,然后会到邻居家要求送米煮饭吃,消除晦气和化灾,当然这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2、送祝福

一般情况下,送大米的寓意是非常好的,寓意是富足有余,财源滚滚,寓意着送礼人祝福对方恭喜发财、生意兴隆等等。一般商家开业时,会比较喜欢别人送大米。

3、表达重视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大米通常被视为珍贵的作物。同时在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时祭品一般都会摆放大米。同时官员的俸禄通常就是大米,“不为五斗米折腰”也能看出米的珍贵,所以送大米还有重视对方的意思。

4、送祝米忌讳在中旬

送祝米是北方地区的传统的民俗活动,女儿出嫁后生育的孩子满月时,娘家人和亲戚送小米和鸡蛋前去看望女儿和婴儿。“送祝米”忌讳在中旬,因“十”与“死”谐音,所以避免。

送米面是什么意思?

“送米面”是恭喜、祝贺新生婴儿的一种民俗。

因为庆贺新生婴儿时以送米面为主,故而叫“送米面”,是不分时间的,所以下午送米面也是很好的。

婴儿出世,合家欢喜,对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人们都报以真诚的礼赞和祝福。吃稀面条、送米面、报喜与添喜等一系列传统的生育习俗,凝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子孙繁衍的渴望与欣喜,融入了人们对新生儿和其母亲的祝福。

婴儿出生习俗:

吃碗稀面条,增增喜气。对新生儿的贺喜是从新生儿降生第三天开始的。新生儿降生第三天,母子已相对安全,得子之家便通知全村各家各户(多为老年妇女和小孩)于当天到家吃喜面。一则向邻居传达生小孩的喜讯,二则让众人为小孩“咬灾”。

喜面是清水下细面条,外加葱花和炒鸡蛋做成的稀面条,细、稀皆喜,面条寓意长寿。它是主家对上门看望、贺喜的邻居们表示的简单谢意,添些热闹,增点喜气。

当然去吃喜面的多数不空手,一般都带点红糖、鸡蛋,也有送小孩衣帽甚至尿布的。在以往缺吃少喝的年月,吃喜面是许多孩子乃至大人们的一件快事

送米面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礼仪,表示对亲戚、朋友、师长等的尊敬和关爱。
具体来说,送米面一般指送大米和面粉,这是中国家庭日常所需的主食材料。
这种礼仪出现在中国古代礼制中,是一种传统习俗,现在在某些地区仍然保留着。
送米面的意义在于传递对亲友的深情,希望他们生活安康;同时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习俗送米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习俗送米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