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潮汕元宵节贺灯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潮汕元宵节贺灯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新婚灯是什么意思?
结婚灯叫长明灯,也可以称作为长命灯,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女性在婚前准备时,需要准备两盏红灯作为嫁妆之一。这是一个传统习俗。有祈福长命的意思。“灯”代表光明与希望,而把灯作为礼物赠予新婚夫妇,代表祝福新人前途光明,事事顺遂。
潮汕正月十五的风俗?
吊喜灯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元宵夜更是庄严、热闹。
做丁桌
在潮汕乡村,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龙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解放后,由于时代的前进,思想在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办丁桌的习俗,但多改为在自家里进行,且单限于宴请较亲的亲戚和较好的朋友,丰俭由人,无人计较。
潮州元宵节风俗?
1、潮州元宵节风俗
吊喜灯(点灯笼)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2、赏灯
元宵夜是月圆夜,如果天晴月明,潮人的花灯与圆月相印成趣,赏心悦目。镇、县、市有搭灯棚做花灯展,乡村神庙和宗祠挂起大灯笼、大花灯,小孩子提着买来或者自制的小灯笼,成群穿街过巷“营灯”,饶有喜庆。 自农历十一日起,叫“起灯”(即“起丁”),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要到乡里宗祠挂花灯,被视为新生男孩的入族议式,并每晚抱着孩子去祠堂点灯, 接受乡人祝贺,直到十八日收灯。
在潮州元宵节的习俗有游花灯,赏花灯,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有些地方还有灯谜的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地方要吊喜灯,做灯桌的传统习俗,做灯景冲是家里有新添的成员才用的。
以花灯展为主,不仅吸引了海外回国的乡亲和港、澳、台同胞,同故乡亲人观赏花灯,欢度新春佳节,还受到有关报刊和电视台、电台的重视。这一盏盏精致的花灯,上下争妍,水天焕新,令人留连忘返,撩人情怀
潮汕地区吊灯是什么意思?
潮汕的文化博大精深,潮汕的地区吊灯也是有多种意义的,在潮汕的吊灯是要在每年的正月到元宵节这段时间各个地方的吊灯不相同的,总体来说就是说家里有新添的成员,就是吊灯的意思
潮汕阿舅送灯四句吉言?
1、大红喜烛照华堂,照见主家喜洋洋;照着主家摆贡品,照见亲朋客满堂。
2、万丈高楼平地起,紫微高照送吉祥;各路神仙台上坐,历代宗亲坐高堂。
3、自从今日拜过后,子子孙孙伴君王;自从今日拜过后,家道中兴万事昌。
4、主家造门三尺六,人丁兴旺享福禄;左右门神来镇守,门光星君来赐福。
5、此水不是非凡水,龙王太子自送来;绵绵不尽壮三江,浩浩荡荡满东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潮汕元宵节贺灯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潮汕元宵节贺灯习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