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9-04 19:34 点击:10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

相传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内心不忍,于是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

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冬至是公历为什么有吃饺子的传统?

相传,出生于战国初年的扁鹊,一生立志悬壶济世,游历四方,治病救人。

有一年的冬天,扁鹊来到北方的农村,注意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坏了。

于是,他在山中采集草药,熬成汤汁让人们服用,以御寒生热,并以面片包食药渣。

这个方法很有效果,扁鹊的良方,很快便治好了严寒中,人们被冻坏的耳朵。

此后,人们便会在寒冬到来之际,用面粉制成耳朵形的食物吃,并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饺子“。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人们效仿扁鹊医病时的良方,吃完饺子后,还不忘再喝一喝饺子汤。

二、吃饺子为了纪念张仲景。

也有说法称,民间吃饺子,与另一位神医张仲景也有关。东汉时期,张仲景医术高明,被誉为”妙手回春“的神医。

张仲景晚年在湖南长沙做官告老还乡,途中经过南阳白河岸边,看到当地的老百姓面黄肌瘦,耳朵都被冻坏了。

张仲景医者仁心,可怜这些受苦的穷人 ,在冬至节安排弟子架起了一口大锅,给穷人舍药熬药,治疗冻伤。这个药的名字叫”祛寒娇耳汤“,里面放有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药熬好后,张仲景还让人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冻伤的乡亲们吃。

吃过娇耳,喝了祛寒汤,这些老百姓们顿时觉得全身发暖,两耳发热,冻伤渐渐都痊愈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就根据娇耳的形状和谐音,改名成饺子,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御寒。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及由来?

一、春节吃饺子的由来

1、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2、民间传说,这与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了非常难受,就从冬至这天起架起大锅,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熬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娇耳”很管用,人们吃下它后血液通畅,治好了冻耳。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们感激张仲景施药的善举,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吃,并把这种食物称之为“饺子”。于是,饺子这种吃食就诞生了。

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自从问世就深受百姓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于清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

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