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桂林有哪些风俗,桂林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9-05 16:00 点击:170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桂林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桂林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桂林有哪些风俗?

河灯歌节

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

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广西的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1、南宁崇左地区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南宁市民便会准备许多过年食品,其中,年糕、粽子、粉利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

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南宁人买年糕要印“发”字;而粉利则与春节期间摆设在门户两边的盆桔组合成“岁岁吉(桔)利”之意。

2、桂林-柳州-河池一带

舞龙舞狮拜年是桂柳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舞龙舞狮队都将龙和狮子装扮一新,苦练龙和狮子舞的传统套路。

广西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1、广西南宁崇左地区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南宁市民便会准备许多过年食品,其中,年糕、粽子、粉利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

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南宁人买年糕要印“发”字;而粉利则与春节期间摆设在门户两边的盆桔组合成“岁岁吉(桔)利”之意。

2、广西桂林、柳州、河池一带舞龙舞狮拜年是桂柳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舞龙舞狮队都将龙和狮子装扮一新,苦练龙和狮子舞的传统套路。

3、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北部湾一带春节农历年初一通通关门闭户,家家贴上红对联。惯例初一不街。

“恭贺新禧,添丁发财”这句话随时随地可以听见。过年习俗“初一吃斋”,不得倒水落地,拜年道贺是新年见面的礼节,长辈惯给封包给小孩。

4、桂平、玉林、梧州一带这一方向的人们过春节颇具地方色彩。年前数日,人们便开始“三忙”:

一忙“洁户”,家家要打扫卫生,去污除垢;

二忙“办年”,准备过年所需的鸡、鸭、鱼、肉,各类蔬菜。以及春联、鞭炮、香纸蜡烛等;

三忙“炸食”,制作各种油炸食品如“白散”、酥角、脆子、薄脆之类。守岁至午夜零时,家家户家争先恐后鸣放鞭炮,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辞旧迎新,并开始以最美好的言词互相祝福。 在容县、博白等地除夕守岁大多彻夜不眠,守一个通宵。

5、百色-德保-靖西=隆林一带在桂西百色市不少县农村,每每大过年的时候,至今仍然沿袭着一些各地不一、各有特色、饶有兴味、多姿多彩的古老旧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桂林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桂林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