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南北方习俗分别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端午节南北方习俗分别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南方和北方的习俗有什么不同?
端午节南北方不同习俗——1、吃粽子
首先是粽子的不同,南北方饮食文化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南甜北咸”,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却突破了这个樊篱,南方吃咸粽、北方吃甜粽。
南方粽子形状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就先吊足了吃货们的胃口。南方粽子馅料丰富,完全可以和北方的水饺相媲美,如鲜肉、火腿、腊肉、蛋黄等,咸味是南方粽子主打,早上来个鲜肉蛋黄粽,吃两个还是会意犹未尽。
北方人也爱吃粽子,粽子蘸白糖,甜甜糯糯,十分可口。平时超市里粽子就持续供应,到了端午节,各种各样的蜜枣、豆沙、八宝粽子,更是一夜之间充斥市场,选择多多。

端午节南北方不同习俗——2、南船北马
我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南方端午赛龙舟,北方则有踏柳赋诗的习俗。古时,每当端午来临,北方的地方官府都会邀请城中士大夫骑马至郊外,宴饮赋诗,纪念屈原,这种活动被称为“踏柳”。发展到现在,端午踏柳吟诗的习俗在北方依然存在,有些地方会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吟诵诗文,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南北方不同习俗——3、辟邪寓意不同
在南方,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民俗专家介绍,南方端午挂艾条、悬菖蒲的习俗,相当于春节放鞭炮,目的是辟邪。除此之外,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在长沙马王堆,不少出土文物都透露了这一信息。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南方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然而这四大节日的欢庆程度在南北方是不一样的。
南方一些地方有吃“五黄”的习俗,还有防“五毒”的说法,总的来说比较热闹,而北方的民俗气氛则相对比较淡化一些。
每年端午节,湖北屈原故里秭归和湖南岳阳屈原投江地汨罗都有祭龙、祭江、祭屈原的传统习俗以及大规模的赛龙舟活动。
在南京,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民俗学家曲彦斌说:“在江浙一带,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这就是‘五黄’。除了吃‘五黄’以外,到了端午那天,必须吃苋菜,吃了苋菜可以夏天不闹肚子、肠胃健康。”
除了“五黄”以外,还有防“五毒”的说法。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五月是独月,5日又是独日,在独月独日那是“毒气”冲天,所以端午这天要注意防五毒。 “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在南京端午节要吃“炒五毒”,这五毒便是银鱼、虾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干。
相比较南方的热闹民俗,北方的端午节气氛越来越淡化。民俗学家乌丙安说,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们要涂饮雄黄酒,在手足腕处系挂五彩丝。
五彩丝不是五彩缤纷的花色丝线,而是确定了的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清代北方人发辫上及门外屋内各处悬挂荷叶香包,墙上张挂钟馗画像或避邪符印等。“与南方的赛龙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马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南北方习俗分别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南北方习俗分别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