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二年级端午日记,二年级端午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9-13 13:01 点击:17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年级端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年级端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年级端午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艾草和菖蒲。买艾草和菖蒲的人很多。我去挑了几棵艾草和菖蒲,付了钱,然后回家,把它们捆成一束,悬挂在门前。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妈妈告诉我说:“因为艾草和菖蒲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这就是为什么要用艾草挂在门上的原因。”“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点点头说。接着,我们还准备包粽子,但是因为要准备太多,所以就不包了。饭后,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了龙舟比赛。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两旁的呐喊声惊天动地,好不精彩!啊,这个端午节过得可真快乐啊,既学习了端午节的习俗,又玩得尽兴,真好玩呐。

端午节的习俗?

一、赛龙舟

端午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

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进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大家就马上划船过来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没发现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当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冒雨前来,争相划船到洞庭湖上来。

为了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此后就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二、吃粽子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三、悬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每到端午节,都有家家悬挂钟馗像的习俗,用以镇宅驱邪。

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节期间,民间还有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习俗。

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针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把它插在门口,也可以使身体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视为百阳之气,插在门口上,可以避邪;门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体矫健,百病不生。

还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五、戴长命缕,保佑安康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也称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延年缕等。

长命缕一般用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者做出各种形状的小饰品,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据说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二、吃粽子三、悬挂钟馗像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五、戴长命缕,保佑安康六、戴香包,防病健身七、饮雄黄酒,杀毒避邪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流行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月五(农历),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载,魏晋南北朝后端午节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通过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使这种民俗在屈原故里延续至今,形成一种传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年级端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年级端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