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端午节习俗点雄黄酒,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放纸鸢、戴长命缕、饮雄黄酒、食五黄、避五毒、沐兰汤、戴香包、佩豆娘、挂艾草菖蒲等风俗。其中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栓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保安康。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如今赛龙舟已成为了中国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二、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用中草药以及香料,它的制作工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三、系五彩绳
端午节孩子们一觉醒来,手腕、脚踝上已系上用五彩丝线编的“五色绳”,大人们说系上就百病不侵。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再把五色绳剪下来,让雨水冲走,灾病也就随着被带走了。
关于五色线,各个地方的风俗大同小异,有的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四、蛤蟆项链
除了五色线手环,端午节里小朋友们还会得到另一个特殊的礼物蛤蟆项链。在缝制蛤蟆的时候,蛤蟆的嘴不会缝住,而是用来装药的,这样小孩佩戴之后就不会生病;这个蛤蟆和五色线的戴法及作用相同,都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节那天扔到河里冲走。
五、额头画王
旧时端午节有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相传可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上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百兽之王的威风辟邪。
六、五毒鞋、五毒饼、五毒图
五毒鞋一般以红色的布为鞋面,也有的地方以绿缎子做鞋面,鞋面头脸处绣一大蛤蟆头,鞋帮处绣上蜈蚣、蝎子、壁虎、蛇等毒虫形象。现在的五毒鞋一般市场上都有卖的,其他一些地方吃“五毒饼”、画“五毒图”,都有类似的含义。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能干什么呢?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和习俗可以参与,例如:
1. 赛龙舟:龙舟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可以观看或者参与龙舟比赛,感受刺激和团队合作的乐趣。
2. 悬挂艾草和菖蒲:端午节有一种习俗是在门口或者窗户上悬挂艾草和菖蒲,据说可以驱邪和祛病。
3. 穿戴五彩丝线:人们会在端午节穿戴五彩丝线,以驱邪和保平安。
4. 玩风筝:端午节的时候,可以放风筝,享受风的乐趣。
5. 采草药:端午节是草药生长的季节,可以采集一些草药,制作草药袋或者泡草药浴。
6. 传统舞蹈和表演:在一些地方,会有传统的舞蹈和表演活动,可以欣赏和参与其中。
7. 亲友聚会: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聚会,共度美好时光。
这些都是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的一些常见活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可能还有其他的习俗和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什么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