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北过年春节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北过年春节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河北春节习俗和文化有哪些?
河北春节习俗:
“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年猪肉,
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满街走,三十晚上,除夕守岁,玩一宿。”
每逢过年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如磨豆腐、蒸豆包、蒸年糕等。豆腐刚做出来,大伙第一件事就是吃热汤豆腐,新鲜嫩滑的豆腐,蘸着辣椒吃,再喝上一口浓浓的豆浆,那可是别有风味啊。吃饱了,喝足了,人们就开始接着做冻豆腐、炸豆腐了。
承德本地人讲究将过年食用的主食提前做好,存起来,过年时亲朋好友来了,主食一热再炒上几道下酒菜,一桌佳肴就端上桌了。
承德过年还讲究贴“春条”(也叫炕条),长长的春条上至房梁下至炕沿。
赶年集,购置各种春节食品、杂货、香烛、鞭炮,还有给孩子买的新衣服,这都是大家必不可少的事,每到这时,集市上就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承德又称寺庙之城,因此庙会与民间节日相互辉映,也就成了承德民俗风情中的一大亮点。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各式的灯笼就成了主角,到处悬灯结彩,火树银花。在双峰寺附近的老年沟,人们会用面做成碗状,晾干后插上棉花,倒点油,到晚上7时多,就开始“撒路灯”的活动,祈求一年出行平安。
到了正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于天亮之前在院内用火灰画几个囤形,中间撒上小米,以象征仓满囤流,来年生活富足。
从这天以后,年味就会悄然淡下来。
河北习俗?
咱河北各地的特色习俗众多,一主要有11种!
●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的历史可上溯至东汉,相传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如今,藁城宫灯已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外形精巧、结构简单,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已成为新春佳节装点家居、馈赠好友的佳品。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又称“窗花”,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初始图案多为花卉一类的吉祥纹样,后融入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蔚县剪纸题材广泛,花样繁多,包含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吉禽瑞兽等多方面内容。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树花
打树花是蔚县暖泉镇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民俗。表演者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因而得名“树花”。打树花的壮观程度远胜于燃放烟花,人们藉此表达喜迎春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武强县民间工艺品之一,是在原始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了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唐山皮影是汉族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又称滦州影、乐亭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现在对皮影戏的保护和挖掘越发重视,春节期间陪同家人去欣赏一出皮影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北过年春节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北过年春节习俗有哪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