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1.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2.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3.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4.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5.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参考资料:
新华网-这些端午习俗,你知道几个?
端午节都有哪些民俗?
端午习俗
端午节,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如划龙舟这类活动,或是藉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十大习俗?
1、 吃粽子,赛龙舟。
2、 挂艾。“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人在端午会在家里插艾条和菖蒲icon,有杀虫、消毒、辟邪的作用。
3、 喝雄黄酒icon。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打扫庭院,喝雄黄酒,同样有祛毒迎新之意。
在古代,端午节是为了逐疫,有驱祸免灾的意向。
先秦时代,5月已经进入夏季,毒蛇、蚊虫开始繁盛,五月被认为是毒月,5日被认为是恶日,在农历5月初5这一天驱毒避疫,形成习俗,端午早时被称为“躲午”,逐渐演化成端午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节的时候有哪些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