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葬礼习俗,中国各地丧葬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9-29 20:40 点击:13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各地丧葬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各地丧葬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葬礼习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中国葬礼习俗,中国各地丧葬习俗 - 星座运势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农村葬礼都有什么规矩?

说起农村葬礼的规矩,如今都是规划点安葬,有地理先生主持一切,也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习俗,并不是说和封建迷信扯上关系,而是根据习俗风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问有天大的事都搁一边,化悲痛为动力,按排张罗逝者一切事务,请副送(就是抬死人之人)来家主持丧事,孝子贤孙及闺女女婿一律改穿素服,千万别要穿大红大绿,如果穿了也许要倒霉运的,家里挂的画像,及对联门对一列除去,不留喜庆色彩,不要让死者留恋不舍,这样死者阴魂不散,要以沉痛的心情悼念死者,让死者一路走好。另外请人发吊唁请亲戚朋友来家祭奠逝者。

孝子來人要接待,披麻戴孝手捧孝棒跪地迎接,来者口说:"高升",并参扶起来,向死者行大礼,孝子随同,有磕头,信主者行叩拜之礼。并烧上几张纸默念,某某人来看你了。死者在家屋内灯千万别要关,那是“长明灯",也叫"长寿灯"。

孝子孝媳及闺女女婿三天内是不能上床睡觉的,那叫"守夜"或叫"守灵"。如果实在困了,晚上在死者旁打地铺,早上铺盖拆了,三天内孝子不洗脸,不梳妆打扮。孝子带着孝也最好别到左邻右舍家去,有什么事叫其他人去应酬。孝子在"六七"之内不理发,有的地方过"五七",各地不一样,这叫留"七头"。过去要守孝三年,如今大改革了,一般灵位除去,一切就无忌了。

在吊丧之间,吃饭虽然菜比较丰盛,但羹碟是不可摆的,这叫吃"便饭",是对死者的敬重,那不叫"席"。等到死者入土为安回来再摆上羹碟,这才叫"桌席",孝子向众亲友敬酒赔不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各地丧葬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各地丧葬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