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柳州风俗头七是怎么算,丧葬习俗之头七满七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09-30 10:11 点击:11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丧葬习俗之头七满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丧葬习俗之头七满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柳州风俗头七是怎么算?

  柳州风俗头七:  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礼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其中“三七”和“末七”尤为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  在柳州,约定俗成的葬礼可分为:收殓、竖灵、守灵、出殡、开告别会、三早、做七、安灵等几环节:  1.收殓:为逝者擦洗身体,换好寿衣;  2.竖灵:中国民间有这么一种迷信的说法,人初终时,肉体虽死,但神志尚未泯灭,其灵魂在四处游离找不到依归。竖灵的目的就是让灵魂有所依归。  3.灵:也叫守夜。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必须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连续三天聚在家里,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4.出殡:在城市里,出殡就是指在殡仪馆开告别会,称为出殡;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人们多会选择单数。  5.三早:是柳州人特有习俗之一,既从逝者火化当日算起的第三天早上,家属带上三牲贡品到  金坛(或骨灰盒)寄存点,焚香烛纸钱祭拜;也可在家中对着遗像摆设供台祭拜;  6.七:又称七七。是佛教流传到我国后出现的一种丧葬风俗。一般认为,人死后每隔七日为忌日,必须要祭奠一次。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其中“头七”和“满七”较为重要,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或金坛前)祭拜。  7.安灵,即下葬、安葬。就是将灵柩或骨灰盒由停殡处移往墓地,依时辰落柩下葬,时辰应该不能早过太阳日出、晚不能超过太阳落山,然后封盖墓板或者掩土做墓头的一连串过程

死后七七有什么讲究?

七七指停灵的天数(一七指7天,七七指49天)这期间不杀生,不沾荤,不说大话,不说恶毒话,不嫖娼,不说慌,多念经。

具体步骤如下:

指停灵的天数(一七指7天,七七指49天)停灵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人死停灵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生活富裕的家庭,长辈人死可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难的家庭人死后随时出殡。近些年一般都停灵三天,分大三、小三。小三指晚上死时就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而且入殓和出殡同时进行。停灵时,“孝子”不能离开灵棚,朝夕守灵。

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做七”也叫“七七”,是民间举办丧事活动时普遍举行的一种祭奠仪式。之所以普遍,是因为民间相信灵魂的存在,人死还会转生。通常“做七”要举行超度死者亡灵的佛事。从做“头七”起,就要为死者设灵堂,并早晚供食如生时一般,直到“;断七除灵”为止。但是,现在民间在“做七”过程中,也有在“整七”的时候才供放祭品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丧葬习俗之头七满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丧葬习俗之头七满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