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贵州摆礼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贵州摆礼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贵州瓮安县嫁娶都有些什么风俗?
贵州瓮安县嫁娶风俗
【请媒】 男孩到十五、六岁时,父母就要备上一份礼物请媒人为其提亲。也有媒人主动上门求“生意”,被称为啃猪脑壳。一般是男家备办一桌酒菜,封个红纸包,恭恭敬敬地请媒人到堂,由男家长辈陪同媒人吃喝,意即犒劳媒人起步动身去说媒。在吃喝摆笑中,媒人便解娃儿、家境、意向、要求及亲朋关系等社会背景。
【提亲】 媒人带上一份礼品(糖果1斤,面条1把),谓之“开口茶”,到女方家,谓之“提亲”,女方家听媒人介绍男方情况后,如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说“我家女儿还小,还要跟大人多住几年,学点见识。”若是女方父母有意思,就会留媒人吃饭,礼物却不收。只说:“这事我们还要征求舅家及亲房大人们的意见。”则表示可再提亲。此后女方家就要通过媒人对男方进行口头“考察”,女方对男方满意,就要“放话”,收下茶礼。这样,提亲就算成功。
【看人户】 若是女方对男方有意思。便选一黄道吉日或利用场天,媒人约起姑娘及其母亲,到男方家“考察小伙人品、长相,家境等。女方到男方家不需备礼品,但男方必须要大酒大肉地热情接待。回家时,男方送给姑娘一套衣裳,如果女方接受,便向男方索取鞋样,以便缝一双新布鞋送给男娃儿,这亲事也就成。
【递书子】 经过媒人促合,男女双方都同意。男方就用红纸折叠成信封式的书子,内写“天桥已架,鸿沟已清,谨听媒介,一允千金”这样的句子,表示婚事认可,谓之“准书”,由媒人将书子和礼品(糖、果、肉、衣料)送交女方,祖父母、外祖父母及伯叔等内亲均有一份。递书子,便建立亲家关系,若有大事小务,或农闲时节,互相走动。逢年过节,准女婿也必须携带礼物敬奉女方父母。
贵州话摆白是什么啊?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地方哩语。贵州话始于夜郎国,摆白是一句贵州省黔南黔西南等地区的一句土话哩语,大意有我没有骗你、没有吹牛、还带着几分肯定语气的语意,摆白和儿啰、哦豁、那们、杂版等等土话一样成为和广东越语、广西话、上海话、福建西藏新疆语一样成为只有贵州人才听得懂意思的地方语言。也算是老贵州们摆龙门阵时听得到带有亲切感的语言了。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有时候不同省份的朋友聚在一起总是无意间会说出方言之类的话,总会让别的朋友一脸懵,有时候方言不一样也会闹笑话或者尴尬和误解之类的,嘿嘿作为一个贵州人(摆白)其实就是大家平时说的聊天或者吹牛的意思。
贵州的风俗习俗,有什么?
1、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节日那天,高高 的“花树”披红带彩立于旷野场地中央,花树下设方桌置放香烟、香茶、美酒、芦笙等物品,并以花树为中心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跳花的,不仅是当地的苗族群众,方圆几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也有不少人盛装前来跳花、观光。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州摆礼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贵州摆礼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