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十二传统节日有哪些,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08 08:35 点击:17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十二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十二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一、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元夜,有观灯、吃元宵(汤圆)的习俗。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

三、寒食节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或一日,不得用火,吃冷食三日。

四、清明节

清明节是每年的四月五日,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清明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五、端午节

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艾叶、系红线等。

六、七夕节

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又叫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通过天河相会,妇女们摆酒脯瓜果于庭前,用五色线对月穿七孔针,过者为巧,谓之乞巧。七夕节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中元节

中元为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以饲恶鬼,僧寺作盂兰盆会以使亲人脱离恶鬼道,后逐渐成鬼节,民间此日有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八、中秋节

中秋为八月十五,处在秋季三个月的中央。此时为秋分前后,秋高气爽,月亮圆时显得更为明亮皎洁,为家人团聚之时。在这个节日家人团聚,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九、重阳节

重阳为九月九日,九为阳数之极,故名。此日有登高、赏菊、饮酒、佩带茱萸的习惯。现定为老人节。

十、腊八节

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人将其看做节气的起点,要举行庆祝祭祀活动。古代于岁末要举行腊祭,该日称腊日(日期不定),该月称腊月。

十一、小年

小年为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现今为二十三日),又称祭灶日,据说灶王爷是上帝派往民间的监护神,每年此日上天报告民间善恶,于是此日祭灶,期望向上帝说自己好话,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这一天主要扫尘、祭灶等。

十二、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晚,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岁,故称。习俗有避邪(燃爆竹)、守岁、吃团圆饭等。

中国的八大传统节日有哪些?

八大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

2.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3.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同时也是我们祭祀的传统节日-烧香添土圆坟。

4.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5.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在这日鹊桥相会,彰显了古代爱情故事的经典,被国人认为是中国版的情人节。

6.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