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望果节的节日起源,望果节习俗介绍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08 10:45 点击:19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望果节习俗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望果节习俗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望果节的节日起源?

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后广泛分布在西藏的农区及林区,如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阿里等地。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风俗,同时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民俗艺术文化。

旺果节是哪个民族的?

旺果节一般指望果节。

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后广泛分布在西藏的农区及林区,如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阿里等地。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风俗,同时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民俗艺术文化。

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Ⅹ-145。

秋收节的由来和习俗?

9月23日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正逢中秋节假期。“丰收节”碰上中秋节是纯属巧合,还是中秋节本就和“丰收节”有关系,看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把“丰收节”定在秋分?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22℃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秋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有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秋分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所以,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的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中秋节源于秋分古时习俗“祭月”

在古代,最初没有中秋节,其起源是因秋分时节的“祭月”活动。

藏族年节什么时间?

是藏历腊月二十九。

藏历年是藏族群众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和其他民族的春节一样隆重。藏历新年的年夜饭吃“古突”,即面疙瘩,但藏族群众一般在藏历腊月二十九晚上过,因“古突”的“古”藏语意为“9”寓意29日,“突”藏语意为面食。

面疙瘩里包有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吃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吃到这些的人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把年味推向了高潮。

藏族的新年的习俗:

西++间传统习俗,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都要举行驱“鬼”仪式。(日喀则地区是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林芝地区是藏历九月三十日驱鬼。)包括各派宗教寺院都要在同一天举行。按古老传统民间普遍都是吃完晚饭后举行这一仪式,人们把它称为”固朵”意为二十九驱鬼。

它源于原始图腾崇拜的民间宗教。在广大藏族人民群众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代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的年代,这种传统习俗虽已在许多方面淡化或简化,但它的主要内容还仍存在于民间。

各宗教派别举行的这种仪式,他们虽都是从形式上借鉴民间的“固朵”但其内容大都与各自教派的宗教思想结合为一体。他们使用各种金刚表演舞并举行驱魔送崇食子的仪式,藏语称为“固朵尔”,意为甘九朵马,该活动都在当日的白天举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望果节习俗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望果节习俗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