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俗风情、习俗、礼仪,中国传统习俗的形成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11 09:29 点击:12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传统习俗的形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传统习俗的形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俗风情、习俗、礼仪,中国传统习俗的形成 - 星座运势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俗风情、习俗、礼仪?

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一、处理好尊重传统与反省传统的关系。

传统涵义十分复杂,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总是纠缠在一起。即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土壤中生长出来,必然是瑕瑜错陈,很难说有绝对纯粹的精华。

二、继承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进程中,需警惕文化复古主义的沉渣泛起。越是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就越是需要文化自省精神;越是强调尊重传统,就越是需要理性地面对传统;越是强调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越是需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

  三、处理好继承弘扬与转化创新的关系。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尊重传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

四、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扩展资料:《中华传统节日》

1:春节:一起吃年夜饭,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五月,七月,八月,九月里分别有哪些节日,习俗是什么?大家帮帮忙吧?

1 , 五月端午,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2 , 七月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3 , 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4 , 九月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传统习俗的形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传统习俗的形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