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清明时节的习俗拜月荡秋千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11 12:07 点击:160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明时节的习俗拜月荡秋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明时节的习俗拜月荡秋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一、春节

1、春节的由来: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2、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包括贴门神 、贴春联 、接灶 、贴福祈福 、置天地桌 、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接神、祭祖、接财神、隔年饭等。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清明时节的习俗拜月荡秋千 - 星座运势

二、元宵节

1、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2、元宵节的习俗: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 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三、清明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广东的风俗?

 中秋节来历一: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二: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广州人在中秋节有挂灯赏月的习俗。具有南粤特色的红木宫灯不仅被各大中式酒楼广泛使用,还成为了百姓家中的喜庆吉祥物。红木宫灯的骨架雕有龙凤,灯扇上绘有各式人物山、花鸟鱼虫,并写着吉祥语的红木宫灯,比起纸灯笼更具有传统特色。

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阳江在中秋节吃糖鸡,是阳江市的习俗。古老的手工糖鸡,在全国只有阳江特有。制作“糖鸡”时,把白糖熬成浓糖,加少许面粉,然后倒模,可以做出龙船状、宝塔状、雄鸡状等,加少少色素成白、浅红、浅禄等颜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明时节的习俗拜月荡秋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明时节的习俗拜月荡秋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