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树上挂灯习俗,习俗挂灯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23 11:02 点击:15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习俗挂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习俗挂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树上挂灯习俗?

树上挂灯笼是民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春节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春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挂灯笼,传统上认为有鸿(红)运当头的吉祥寓意,逢年过节挂的灯笼上,基本都是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吉祥话,加之灯笼的正红色是朱砂的颜色,而朱砂是风水上讲去邪挡煞效力极强的宝物,所以自古逢年过节,就有在大门上挂红色灯笼的传统。

灯笼不仅是古代用以照明的工具,在传统风水命理学中,它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又因“灯”与“丁”读音相近,更意味着人丁兴旺,被人们视为吉祥好预兆。

树上挂灯习俗,习俗挂灯 - 星座运势

祠堂挂灯在什么位置?

祠堂二门两边挂灯。

添丁上灯一般挂在祠堂或者是社坛。这个看你自己各地方的习族,正月初九是民间“天日”,有天还有地。所以正月初十,民间认为是“地日”。传说这天也是石头生日,还有挂花灯等习俗。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

给娃送灯的讲究?

送灯给娃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习俗,被认为可以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学业进步。以下是一些送灯的讲究:

1. 时间选择:通常选择在农历的初一、十五或者儿童节等重要节日送灯。这些日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象征。

2. 灯的种类:一般选择红色或五彩斑斓的灯笼,这代表着喜庆和祥瑞,并且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 祝福语:在灯笼或者灯上可以写上祝福的话语,比如“平安健康”、“学业进步”,以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4. 点灯位置:灯笼通常要挂在离孩子较近的地方,比如卧室或者书房。这样孩子在读书或者休息时都能看到灯笼,起到提醒和鼓励的作用。

5. 安全注意事项:在挂灯的过程中要注意火源的安全,尽量选择使用电池供电的LED灯,避免使用火灾隐患。

送灯给娃是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和祝福,希望孩子能够在光明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北方过年松树杆挂灯笼来历?

关于春节挂灯笼的习俗,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个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爱惜人。每到五谷不长的寒冷季节,大年怕饿坏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来让人们吃。小年虽说是大年的亲兄弟,心眼却坏透了。他用邪术把大年撒给人的白面变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饿还冻坏肚子。等到人们病倒了,他再变成锯齿撩牙的猛兽下来吃人。他吃人撑饱了肚皮,就躺下打磕睡。一觉能睡360天,醒过来还吃人。人们虽说知道他360天下来一回,可是藏到哪儿也躲不过去,只好烧香磕头,请求大年给做主。

大年正为白面变雪、人烟稀少的事胡猜乱想哩,一听人间祷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恶。

他气恨恨地去找小年,小年却满不在乎地说:

“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碍你啥事啦?”

大年看他不讲理,气得抬手去打他。谁知小年心恶劲大,竟反手把大年打倒在地,还恶狠狠地说:“不念一母同胞,我连你也吃了。”

大年打不赢小年,只得亲自下凡对人们说:“小年生来怕雷怕火,等他再来了,你们用油松干柴烧青竹,围成圈子,点上火,人们坐在中间,他下来就吃不着人啦。”人们记住大年的话,下年小年下来时,干柴油松烧得青竹“砰啪”乱响,烈火烤人,急得小年转圈磨牙没办法,只好空着肚子回去了。他知道这是大年的主意,就去打大年,大年没法,也跳到人们烧的火圈里。小年恨的咬牙切齿地说:“等我练好了火功,把你们吃个孩娃不留!”

日出日落,草青草黄。凶狠的小年359天没睡觉,终于练成了火功,再过一天又要下去遭践人间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习俗挂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习俗挂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